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以下简称《话题》)作为系列报道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发表后以及在全省、全国新闻奖评比过程中,读者和评委们普遍给予好评的,是报道中蕴涵的思想深度.新闻报道的深度,我认为,是指对深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本质、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揭示,是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新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事实的反映、报道的结果.但这种报道不应是机械的复制,而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一方面,新闻对社会生活有依存性,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随心所欲,虚构幻想;另一方面,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记者过滤的社会生活.新闻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是经过记者选择和取舍后的物质性事实本身,而且包括记者对这些物质性事实的本质属性的发掘.这种发掘的程度,我以为就是新闻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有报纸就有言论,而小言论越来越成为各报不可缺少的轻便武器.它以短小精悍见长,三、五百字,即能寄托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有力的褒贬;它以快捷灵便称著,对某些文思敏捷的快手来说,十几分钟即可一气呵成.它还能活跃版面,也符合一般读者欲以较少时间获取较大信息量的阅读心理.因此,报纸上的小言论在诸多评论栏目中,一般是来稿量较多,也比较受群众欢迎的栏目.《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还成了中央级新闻媒体的名牌专栏.小言论虽小,写好却不容易.三、五百字,既要是一篇有头有尾,层次分明的文章,又要以小见大,能说出一番发人深省的道理.因此,小言论在写作之前,是要颇费一番思量的.写小言论,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从一般要求来说,当然是写正确反映党和政府的意志、正确反映群众的愿望的东西.但就小言论这种特殊体裁来说,还需要准确把握它独有的特点.小言论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呢?一方面,它是以言论的形式区别于其他体裁,需要在“论”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它又是言论中篇幅最小的一种,需要用较少的文字讲出较为深刻的道理来.根据这个特点来确定写什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以为要特别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深刻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新闻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随着改革深入,我国杜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在给新闻媒体本身和新闻从业人员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舆论引导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单一党报体系的被打破,多种性质的传播媒体的兴起,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异…  相似文献   
4.
《湖北日报》2004年刊发的《改善湖北投资环境》系列报道,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回想这组报道从酝酿、采写到最终在一版显要位置连续推出,尽管其间诸多曲折,但版面效果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在社会上尤其在企业界、政界引起巨大反响,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为什么要重视时机选择?因为任何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之所以要发表评论,其目的是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特定的对象进行思想引导.事物是运动的,社会是发展的,人们的思想也是不断变化的,担负着思想引导责任的新闻评论,不仅要观点正确,而且要及时.衡量一篇新闻评论的价值,我们往往用针对性强不强做标准.所谓针对性,不仅仅指思想内容,也包括时机选择.这就如同我们在放箭的时候,面对的是一面活动靶,只有既选准了目标,也选准了放的时机,箭才能射到靶子上.现实中.有些事情讲早了没到“火候”,讲晚了成了“马后炮”.因此,适时而发,是体现评论价值的重要原则.评论的时机把握得准不准,是由评论作者,包括评论的组织者、审发者的素质决定的.这些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成熟的政治眼光.毛泽东同志提倡“政治家办报”.报纸的新闻体裁中,评论可以说是政治性最强的一种.评论选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时机的选择,要有成熟的政治眼光.  相似文献   
6.
《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以下简称《话题》)作为系列报道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发表后以及在湖北省及全国新闻奖评比过程中,读者和评委们普遍给予好评的,是报道中蕴涵的思想深度。 新闻报道的深度,我认为,是指对深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揭示,是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新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事实的反映、报道。但这种报道不应是机械的复制,而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一方面,新闻对社会生活有依存性,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随心所欲,虚构幻想;另一方面,新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记者过滤的社会生活。新闻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仅是经过记者选择和取舍后的物质性事实本身,而且包括记者对这些物质性事实的本质属性的发掘。这种发掘的程度,我以为就是新闻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一、省级党报面临新闻改革的紧迫课题 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省级党报在发行中遇到严峻挑战,碰到严重困难;但省级党报所办的晚报、都市类报纸却异军突起,发行量一路飚升,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引来新闻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呢?具体分析,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党报在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同时,对受众的阅读心理研究不够,重视不够,站在读者角度考虑新闻宣传选题、写作、表述不够。现在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报纸铺天盖地长文章、大块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晚报、都市…  相似文献   
8.
在俞正声书记对本报的批示中,有两件与经济部有关,主要责任人是我。一件是2002年7月就税费改革发表的评论《把减轻农民负担放在首位》,是我起草的。我在评论中用了“要确保县县减负、乡乡减负、村村减负、户户减负”的提法;俞书记改为“户户不增负”。  相似文献   
9.
犹如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篇小言论也是能够反映重大的时代主题、传递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信息的。那么,小言论怎样写出份量来呢?结合湖北日报近几年选编小言论的实践,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选好由头,用好由头 所渭由头,通常是指孕育着论点、能引发议论的“媒介”。它可以是一桩新闻事实,可以是一种思想倾向,也可以是一则寓言或格言。怎样为小言论选好由头呢?我以为好的由头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新闻性,由头应该是最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二是启示性,看似小事一桩,却能以小见大,为议论的生发留下了必要的空间;三是典型性,或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或反映了事物的普遍特征。比如,湖北日报1995年4月发表了  相似文献   
10.
评论的力度     
新闻评论,特别是作为报纸的“旗帜”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在观点正确、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论述还必须有力度。我们有时说一篇评论分量不足,并不是因为它的观点不正确,而是它的论述过于空泛,缺乏深度,缺乏力度。这样的评论就难以拨动读者的心弦,难以激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评论是发挥党报指导性功能的最重要的手段,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论述缺乏力度,话说不到位,“旗帜”就很难鲜明得起来。增强力度是提高评论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增强评论的力度?我想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洞实现实的能力。一篇评论有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