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进入广东,似乎一切都给人以动的感觉。粤货北上,民工南下,珠江流日夜,木棉红如火。登上越秀山顶,似乎能感到起落的飞机弋出的气流;跨上摩托飞驰,一会儿便把汽车甩下老远。还有那深圳股票交易所前人流如织,珠海西区工地热浪喧腾……然而,报刊研究人员的职业习惯,促使我们暂时搁下眼前这些充满动势的景色,把视线投向广东的报刊界。报刊林苑一瞥广东现有100家报纸,社科类期刊176种,另有132种面向海内外华侨的报刊。在全国四家信息日报中,广东占了一半;在全国发行量突破百万份的11家期刊中,广东占了4家。论第一,广东拥有全国独一无二对开12版的《广州日报》,首家政府机关报《深圳商报》,第一份大晚报《羊城晚报》。论特色,《汕头特区报》以评论为拳头产品,《亚太经济时报》以传  相似文献   
2.
听潮之乐     
“混迹”于新闻圈之中,说来惭愧,竟几乎没有写过新闻作品。每天上班后,沏上一杯茶,便准“官僚”式地翻阅各种报纸,然后是编稿、校对,夹之以学习、开会。久而久之,心里不免暗暗叫苦:当初“投奔”新闻界是慕其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份苦差事。春去秋来,青春不再,那澳悔也更加沉重。说句大白话就是,我越来越不安心默默无闻的编辑营生。  相似文献   
3.
5月中旬,全国20余家新闻单位的代表聚会在广东省新兴县,参加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人民铁道报社联合举办的消息研讨会。感受着改革开放大潮的迅猛冲击,仿佛倾听到了人民群众对新闻改革的强烈呼唤,对繁荣消息的热切期盼。与会者激情难抑,视野向着时代敞开,思维向着纵深掘进……  相似文献   
4.
拾贝     
潮水退了,心潮涨了。一群拾贝的孩子,在海滩上蹦跳欢叫。色彩缤纷的贝壳,装进小小的挎包;昨夜那迷人的梦,终于在这里拾到。一枚贝壳,一个奇妙的故事;一枚贝壳,一支响亮的号角。大自然呼唤着小主人,将神秘的面纱揭晓。海滩上溢满了童真童趣,海滩上飘荡着歌声欢笑。看呵涨潮了,涨  相似文献   
5.
他们扇动思想的翅膀,鸟瞰于云霄之上;然后又俯冲下来,细察于青萍之末……大到整个人类近代史的历程,小到当代中国一颗普通心灵的悸动,都摄入他们的眼底。于是,就有了振聋发聩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觉悟》。罗荣兴说:“要相信科学的力量,没有一个领域和问题不在科学的覆盖之下。”曹焕荣说:“要借助理论的力量,增强报道的‘厚度’和‘力度’。”祝华新说:“记者也不妨作点哲学思考。”科学真理可以为改革引航,可以抚慰每一个迷惘痛苦的心灵,那么,它的光芒也应洞照新闻改革领域。循着这个思路,我们拜访了这三位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结合其新作,与他们一起探讨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6.
黄山迎客松     
你是一棵普通的松树,生长于黄山道上。夜晚,抱一弯明月入眠,白天,托一轮红日朗笑。有时,你伴着风雨歌唱,有时,你随着雷电长啸。呵!黄山的岁月丰富精彩,你品出了其中蕴藏的味道!你是一棵非凡的松树,屹立于黄山道上。夜晚,给客人送去好梦,白天,为朋友迎来福兆。有时,你讲述文明的历史,有时,你阐释礼义的重要。呵!黄山的声名誉满世界,你体现了华夏亲和的风貌!江西省永新市烟阁街63号(343413)黄山迎客松@牧云!江西省永新市烟阁街63号343413~~  相似文献   
7.
讴歌人民群众的创造──兼评《苏南农村第三波》牧云今年暮春初夏时节,穆青、冯健等同志和新华社江苏分社徐光耀、袁养和同志一行,深入到苏南农村采访调研。历时20余天,他们走访了十几个县市、几十个乡镇,围绕小城镇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考察。归来后,几易其稿,写出...  相似文献   
8.
乡村故事     
我长在南方乡下。耳闻目睹很多好玩的故事,颇有南方特色。稍加梳理,忍俊不禁,静而思之,大义存焉。土改时,驻村工作队多是北方人,讲的北方话南方人听不明白,故而误会多多。敝乡称北方干部讲的话为“解放话”。有回开会,工作队长操着北方话,字正腔圆:“大家回去都要找差距,明天准备发言。”“差距”和“发言”,本地老百姓闻所未闻。他们只知纺车上纺缍中间那根生铁做的轴,叫车株,南方话说是“差距”。他们不明白,明天开会要带车株干什么?“发言”,大家都听成“发盐”。那会儿盐正紧缺。共产党说是来帮穷人闹翻身的,一点儿不假,开会还要发盐。…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月下旬,我随穆青同志去晋南调研。在列车上,在汽车中,在九曲回肠的山道上,在绿树荫荫的黄河滩,我发现,他是那么地迷恋麦浪滚滚的田野;我更感到,他的心中蕴藏着麦海般的深情……“看麦子去”23日下午,列车奔驰在河北大地上。他坐在窗边,凝视着。窗外是一望无垠的绿色麦田。“长得不错,有看头。”他自言自语般地说,脸上带着老人的慈祥和孩童的天真。我想起了两个月前我们之间的一段对话:“小伙子,跟我出去跑一趟,看看麦子,怎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