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方进入工业化以来,在获得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生态危机,西方经历了从自认为"文明"而将第三世界视为"野蛮",到开始从异质文明中寻找生态智慧的过程。从马克思开始,对现代性的反思就包含着生态哲学的视野。而在当代的生态危机面前,"寂静之春"和"盖娅假说"之后,普遍生态观在西方形成。  相似文献   
2.
王俊棋 《新闻界》2012,(15):32-35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视听传播日渐审美化,近年来这一趋势日渐明显。在理论上,它是消费文化把传媒以景观的方式审美化了,现代传媒技术既是"人的延伸",也是新的审美化载体。作为"景观"的传媒本身即包含了审美化的蕴涵。媒体受众从被动接受变成了体验主体,这是消费文化语境下传媒与前消费时代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体性是长期困扰女性主义理论的问题之一。女性主义者科拉·卡普兰的《潘多拉的盒子: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批评中的主体性、阶级和性征》一文分析了女性主义的理论困境及其原因,并通过对沃斯通克拉夫特、伍尔夫、夏洛蒂·勃朗特等女性主义思想家的考察,揭示了在精神分析和符号学视域下女性主体性、阶级和性征的相关性,从而为女性主义批评开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