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炮打响 演绎神话 “宁波小百花成了一个神话!我到哪个城市,都有人问我,宁波小百花在天津怎么会这样红?” “宁波人真有本领,这次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来津演出,搞得多火爆!” 这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在天津演出后,天津市的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给予的评价和赞语。  相似文献   
2.
新春伊始,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接连发表了《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省委副书记的日常生活》《江西省领导人的几则秘密》和《侯宗宾家事四笔》,以及《副部长夫人烧锅炉》等篇对省部级领导人的报道,有的还配发了言论。这些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不像某些人说的,现在是‘无官不贪’。共产党内大有清廉之士。”“(报道的)这几位省长、书记的事迹说明,共产党真正  相似文献   
3.
京、津、沪、穗四大城市恢复晚报,天津是最晚的。《今晚报》去年7月1日一诞生,就受到读者欢迎。半年来,订户一直是以每月五万份的速度增长着。它何以赢得读者?重视抓今日新闻是个重要办法。《今晚报》一版上的今日新闻,从创刊头个月的统计看,当天的新闻平均有四点七条,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本大部头书,900来页——《李普曼传》,写了美国一个新闻记者的一生。我深深被作者生动的叙述所吸引。它虽然不是小说,但却有文艺作品的味道,所以读来饶有兴味。沃尔特·李普曼的一生,横跨了一个世纪。他生于1889年。从他1910年开始为《波士顿平民报》当见习记者起,到他逝世前三年即1971年为美国《新闻周刊》撰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止,他一生写了总数达一千万字的上万篇时政文章,发表了30多本著作。他发表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以及后来在《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上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持续了36年(1931—1967),是20世纪美国报刊史上历时最久、内容最广、影响最大的专栏。这些专栏文章是西方各国首脑人物、总理府、外交部和编辑部的必读材料。美国整整三代人都靠李普曼指点政治事物的迷津。李普曼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如本书作者罗纳德·斯蒂尔所提出的:“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具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反过来又赋予他权利去左右总统、政治家和决策人物。”美国第三十六届总统林顿·约翰逊在一次记者聚会上用胳膊搂住李普曼向大家宣布:“这一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新闻记者,他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喜见新华社10月17日报道彭真副委员长在会见德意志新闻社社长蒂洛·波勒尔特时透露:《估计特别法庭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开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这类不寻常的消息,由我们的通讯社报道出来,这是很少见的。长期以来的“惯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时,透露重大新闻一般都是由西方通讯社或报刊先报道,我们的通讯社和报刊再报  相似文献   
6.
满头苍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身背黑色挎包,包里装着记者常备的三件武器——相机、钢笔、采访本。常年积劳和病魔把他折腾得干瘦而微露佝偻。有天,他行走在狂风暴雨的江堤上,差点儿被风暴卷进滚滚浊流。但“老天爷”却奈何不得这位“老笔杆”。在风雨交加的日日夜夜,在闷热潮湿的灾民棚,在烈日炎炎的江淮大堤,无不留下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就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张振国。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淮河视察,李鹏总理亲临滁河视察,带去了党和政府对万千灾民的关怀、慰问、激励和温暖,鼓舞了他们抗灾的斗志。张振国都紧随采访,《雨中情》《党心紧系民心》《汪洋中的“堡  相似文献   
7.
满头苍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身背黑色挎包,包里装着记者常备的三件武器——相机、钢笔、采访本。常年积劳和病魔把他折腾得干瘦而微露佝偻。有天,他行走在狂风暴雨的江堤上,差点儿被风暴卷进滚滚浊流。但“老天爷”却奈何不得这位“老笔杆”。在风雨交加的日日夜夜,在闷热潮湿的灾民棚,在烈日炎炎的江淮大堤,无不留下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就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张振国。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淮河视察,李鹏总理亲临滁河  相似文献   
8.
新春伊始,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接连发表了《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省委副书记的日常生活》《江西省领导人的几则秘密》和(《侯宗宾家事四笔》,以及《副部长夫人烧锅炉》等篇对省部级领导人的报道,有的还配发了言论。这些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不像某些人说的,现在是‘无官不贪’。共产党内大有清廉之士。”“(报道的)这几位省长、书记的事迹说明,共产党真正  相似文献   
9.
杭州的十月,菊黄蟹肥,游人万千。但会议也多得成灾! 十月十三日晚,记者在车站看到接待各种会议的牌子和旗子红黄绿紫,此起彼落。记者又接连两天晚上去车站观察,每晚都有三十来块这样的牌子和旗子。牌牌上的会议名称,五花八门。以订货会、学术会、鉴定会居多。召开会议的单位百分之四十左右是外地的,与会者少则几十,多则数百。长春齿轮厂不顾数千里之遥,来此开行列机配件订货会,主人毫不隐讳其意图:杭州风景优美,借机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本大部头书,900来页——《李普曼传》,写了美国一个新闻记者的一生。我深深被作者生动的叙述所吸引。它虽然不是小说,但却有文艺作品的味道,所以读来饶有兴味。沃尔特·李普曼的一生,横跨了一个世纪。他生于1889年。从他1910年开始为《波士顿平民报》当见习记者起,到他逝世前三年即1971年为美国《新闻周刊》撰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止,他一生写了总数达一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