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中国应该有怎样的新教育?全国1300万教师需要改变教育方式,3亿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法,6亿以上的家长需要改变帮助孩子学习的做法,这究竞是怎么回事?著名作家王宏甲,自1995年始,对我国教育现状和世界教育大趋势进行了广泛调研与深度思考,其足迹从东海之滨到长江源头,从繁华都市到荒原戈壁……这里有作家亲历亲见的感人故事,有世界性教育转型的来龙去脉,有我国教改先行者们艰难而卓有成效的伟大实践,还有所有关注教育的人们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中国何以要进行这次重大教育转型?何以一定要告别旧教育,迎接新教育?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变革,还有哪些不足?作家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学生、老师、家长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深切理解,闪现着思辩的大智慧,回荡着对新教育的声声呼唤。  相似文献   
2.
事实上,美国与苏联的科技竞争,无不考虑着战争,美国推行的精英教育为美国培养顶尖人才,也含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美国的反战热潮,美国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世界性的民主运动,都开始对精英教育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初期恢复高考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无数个体的命运“在高考面前拐了个弯”,这一制度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每一个人所面,临的机遇与转折,更在于“国家命运与个体经验高度的重合”。恢复高考,恢复的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恢复的是对人才与知识的尊重。然而,因种种复杂的原因,这平等竞日益窄化成了分数面前的平等!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部分学校的种种教学行为(尤其是高三阶段)缺乏自身的独立品格,沦为以高考为中心的预演和准备,这种怪现象甚至向下影响到幼儿园向上延伸到研究生入学考试。似乎中国的教育一切都在围绕考试,学生已经进入了严重的“应试化”生存时期。  相似文献   
4.
她似乎注定要属于世界.尚未出生,她就随父母去旅游.1820年5月12日,母亲在旅游途中把她生下来.那座城市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父亲就给她取名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相似文献   
5.
曾和儿子玩捉迷藏,找不到我时他天真地问“:妈妈,我自己在这儿,你在哪儿呢?”我在藏着的地方忍不住笑了:“妈妈在这儿。”  相似文献   
6.
我们编辑部经常收到同学们的来信,倾诉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其中反映的问题最多的就是——压力大,来自老师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欢迎大家走进我们这一期的《精彩大看台》,开始“减压”之旅。  相似文献   
7.
王选的选择     
没有什么比抉择更能影响人的前程。王选的一生有许多选择,但其中四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正是这些选择,使他结束了中国汉字排版印刷的铅与火的时代,进入了光与电的世纪。让我们以阅读来认识他,纪念他。  相似文献   
8.
王宏甲 《科技文萃》2005,(8):100-101
这是我插队时挂在土屋里的一幅画像. "她是谁呀?"村庄里没人知道她是谁.  相似文献   
9.
我与教育     
我与我的老师“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老师。生在贫穷的乡村,老师就是我们童年生活中的一盏灯。我的童年也是在乡村教师的照耀下长大,幼儿园的老师,小学老师……一程程铺垫了我通往远方的路。人生在世,有些恩情不能报答,只能铭记。”这是我写在《中国新教育风暴·后记》中的话,是我的真实体会。我12岁上中学,刚读完初一,“文革”开始。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力量     
王宏甲 《河南教育》2007,(10):14-15
本以为写出《中国新教育风暴》后,就可以把笔转向别处,没想到那么多读者来信,均让我一再体会何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来信的多是"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