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袁欣  苍海心  范小青 《传媒》2023,(24):70-72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新技术和媒介的交融正在构建崭新的传媒生态,科技企业凭借其技术硬实力在技术与媒介融合的浪潮下助推品牌塑造与品牌传播新发展。本文以华为的数字营销行为作为分析对象,重点阐述在媒体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科技企业如何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从内容、渠道、用户体验方面建立有层次感的互文、互联、互动传播策略,满足科技企业的商业价值与升级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媒介仪式与技术共融、塑造国家形象的一次重要实践。文章分析北京冬奥会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更好地复现媒介仪式观,进而提出新时代国家形象塑造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提供引擎驱动,人文精神唤起情感共鸣,还要整合资源传递文化自信,通过优化深化全媒体体系建设路径奏响多元主体多声部共鸣的和谐之声。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动产业革新和劳动力职业流动。研究以智能技术与职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基于个体对智能社会的职业风险感知探讨智能技术是会造成大面积的失业还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问题,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路径提出技术进步有可能会重组职业结构,人口特征会影响职业风险评估。机器效率和个人创造力的博弈使部分人群面临技术性失业的风险,但也会激发和创造更多基于脑力劳动、社交能力、批判思维、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岗位。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的媒体生态需要混合技能的知识工作者,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面向未来进行探索和改革,以人机协作为目标用“科技力”武装“劳动力”,打破学科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寻求人文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转型和社会变迁中,创新扩散是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围绕人工智能产品采用问卷调查法(n=2999)和深度访谈法(n=22),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智能产品早期体验者的特征,结合深度访谈的经验资料探讨早期体验者的接触渠道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品的早期体验者具有年轻化、城市化、学历高、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特征,创新扩散历程凸显社会结构中的人群边界及结构性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对智能产品的体验行为,同质化有利于推动创新在同一圈层内扩散,但也有可能减缓创新在社会系统内垂直方向的发展;在被动型接触和主动型接触中,家庭纽带成为弥合数字鸿沟和幼儿启蒙的重要衔接,从众心理的社交需求与人格特质是关键驱动性因素;智能技术创新扩散可能呈现非线性、递进式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