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为职业报人和通俗小说大家的张恨水,编辑副刊和创作小说在副刊上连载,相辅相成。副刊编辑所具有的敏锐的观察能力、迅捷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编报经验,使其在业余时间创作的连载小说呈现出新闻化和报纸化的特征。而作为小说家,长期将小说投放在副刊上连载,也必然会扩大报刊的发行量,提高报刊的可读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或左右一定时期报刊的办报方针。张恨水集职业副刊编辑与报刊连载小说作家为一身,在编创结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因主副业之间的矛盾和报刊小说连载的主客观原因而留下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2.
王鸣剑 《新闻界》2005,(5):144-145
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各种传媒关注的中心,而且专业性的经济类传媒更是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可现状并不乐观.许多经济新闻(含经济理论文章)却受到了受众的冷落,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经济报道爱“打官腔”,有的又过于“学术化”和“理论化”,专业味道太浓,阅读门槛较高.尤其是一些远离实际,脱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经济理论文章,教化口吻过重,新闻含量较低,使读者味同嚼蜡,自然难以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这样的文章通常是“内行不过瘾,外行看不懂”,影响了经济报道的有效覆盖.就经济理论宣传工作来而言,读者群的缺失,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损失,更是政治上的损失.因此,怎样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是当今媒体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要做好经济新闻的宣传报道,走平民化、通俗化是必经之路.经济新闻要做到为老百姓喜闻乐见,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长篇小说《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以别出机杼的叙事艺术,将欲望化时代的爱情和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根植入大足石刻艺术的佛性中去拷问与抒写,直抵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作者通过忆君面对人生变故和爱情无常所表现出来的豁达与宽容,也昭示了平民的幸福和俗世的快乐,在于安贫乐道,与世无争。  相似文献   
4.
王鸣剑 《新闻界》2008,(4):143-144
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范例——《天天630》,立足于人文关怀,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新尝试,其成功的经险和面临的问题,都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同为四川万县人的何其芳、方敬早期创作,从家庭环境、艺术探索、作品基调,以及艺术的态度及艺术风格诸方面进行了比较,意为从籍贯经历相似中研究作家的各自创作特点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