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有关模糊语言的论述,大都把名词和形容词放在一起讨论。据我的观察,汉语名词和形容词在模糊性上有重要的区别。这里想着重谈谈形容词模糊性的特点,以及形容词的另一个特征——相对性。一名词的模糊性一般表现为它所概括的事物范围的不确定。如“蔬菜”表示一类农作物,土豆是否属于这类农作物呢?很难简单地说是或不是。  相似文献   
2.
单纯从经济工作角度去搞经济报道,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受众需要,所以必须从社会角度去拓展经济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什么是社会角度?到底从哪儿去下笔? 写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苗头 前几年,当武昌火车站出现春节刚过的“民工潮”时,如果单纯从经济工作去报道,只可写武昌火车站某日乘客达到多少人,当天能走多少,滞留多少等。但记者从社会角度着眼,将这一刚出现的苗头称为“民工潮”,并分析了“民工  相似文献   
3.
本刊驻广西桂林小记者唐瑞隆报道最近不知怎么搞的,我们班上好多男同学放学都往一家游戏光碟专卖店里跑,而且一去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星期六星期天,很多人在那儿一待就是一整天。我问过班里的很多同学,他们都说去买光碟。我心想,买光碟怎么要买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绝对不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下午放学,我便跟着他们到了那家光碟店。一进门,一个同学就对老板说:“老板,玩P.S。”老板听了,打开里间的门,带我们进去。我一进去就看见七八台电视和几台类似DVD的东西。老板放入一张光碟,一会儿,同学们就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这时,我趁机问老板…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一个好标题可以代表一张报纸。它的价值、力量往往可以大大超出稿件本身。”  相似文献   
5.
实些 活些 好看些——对一些工作性会议报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是集中信息、经验、智慧、决策、部署的重要场所,是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研究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形式,是出新闻的地方,记者应该重视会议报道。但目前,读者普遍反映,会议报道特别是工作性的会议报道,比较空虚、死板、不好看。如何改进工作性会议报道,让工作性的会议报道实些、活些、好看些。联系实际,我们作点比较分析,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是读者的第一视角重点;“题好一半文”,反映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地位,也是读者决定看文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调查表明,有94%的被调查者是先看到精彩的标题才读新闻的。新闻标题可从报道的事、理、形中或单项或交叉或综合地提炼,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准确、鲜明、简练、生动。理念性新闻标题体现事、理、形,更侧重于观点方面。有观点才有魅力,有魅力才有穿透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一点体会 新闻记者按常规分工,主要有以文字为主的和以摄影为主的两种。 经常外出采访,作为文字记者的我,除带上两三支笔、采访本子和稿纸外(现在还可带电脑),总喜欢装进一个300来元的照像机,一两个胶卷,这是不是多余?我的体会:照像机可帮文字记者大忙。 一天下午赶到竹溪县采访,听说县物价局上午召开大会,宣布给乱涨价乱收费的6家单位,挂上一周时间的“物价信不过单位”黄牌,促其限期整改。物价局在介绍情况时说,经群众举报,多次突击检查,县人民医院由于“独此一家”,乱涨价乱收费最为严重。当我来到人民医院,院长…  相似文献   
8.
“让订党报的看党报,让没订党报的买党报看,让没订没买到党报的找党报看。”谈起湖北日报楚天名医大讲堂活动及报道的影响力时.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武汉百步亭社区领导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9.
杰克·富勒[美]说:“准确地、深刻地理解读者的兴趣应该成为报纸编辑的焦点.这可以帮助报纸决定在报道中应注意什么内容,因为满足读者兴趣是我们报纸业的一个奠基石.而且读者的兴趣本身就是新闻定义中的一个要素。”刊发这篇稿件的目的,是希望编辑在编稿时多为读者着想.而不是就稿编稿,“拉在篮中就是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量词在语义、原型意象两方面都会有所区别,同样的事物也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这就造成了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词计量,同一量词可以计量不同事物;不同量词的用法既有重合,又有不对称的情况。量词“门”、“种”、“类”是一组表示类别的量词,其用法既有重合之处,也有不对称现象。文章运用意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示其用法的认知理据,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