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礼》是我国古代关于典章制度的一部伟大著作 ,它文繁事富 ,体大思深 ,所包容的思想道德观念广博而深刻 ,它的世界观能够启发人们很好地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而适应并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书中还有不少观点包含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这些意识在环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一、对地貌与生命之关系的认识《周礼》一书已经对它成书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了相当的认识 ,并提出了不少协调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应措施 ,这些意识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周礼·地官》当中。地官位居《周礼》中所述六官第二 ,其…  相似文献   
2.
田龄  姜朝晖 《兰台世界》2006,(16):47-48
德占胶澳后,在青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植树造林便是其诸多建设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其植树造林活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把青岛建设成德国在远东的军事根据地和商业殖民地以称霸东亚和掠夺中国富饶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容闳是近代中国教育救国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普及西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积极倡导和促成幼童赴美留学,开一代新风,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江苏是我国传统的蚕桑生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清代,江苏的蚕桑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区域扩大,生产技术水平也有一定提高。清代江苏的蚕桑生产以太平天国运动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太平天国运动前,江苏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特别是与浙江嘉兴、湖州接壤的苏州府吴江、震泽、太湖厅及吴县、长洲、元和的部分乡镇更是清代江苏生产最为繁盛、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植桑养蚕是当地人民的传统习惯,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副业和经济来源之一,所以家家植桑,户户养蚕。例如吴江震泽两县,“居民悉逐线绸之利”,“植桑特盛”,“西…  相似文献   
5.
清代江苏的纺织原料主要有丝、棉、麻等,这些原料的服用性能不同,在纺织业中所处地位也不同。由于明代棉花载培在江苏的迅速扩展,到了清代,纺纱织布已成为江苏许多地区农家的主要副业,棉纺织业已在纺织业中占有绝对优势,与之相比,丝织和麻织在纺织业中的地位下降。关于清代江苏丝织业的地理分布,笔者已有文章进行了专门论述,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清代江苏棉麻纺织业的地理分布。一、棉纺织业的地理分布棉花种植在江苏有很悠久的历史,松江、江宁等地区在元初就已引种木棉(1),后经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带回先进的棉纺技术,松江木棉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