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本书由新闻故事组成,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不满18岁的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本刊选取了一个3岁女孩的故事。她,一个人,被关在一间停止供电的黑房子里,在寒冷、饥饿和恐惧中死去。  相似文献   
2.
3.
城市边上     
开朗、活泼但也害羞的李晨晨住在清凉门大街旁的一间阴暗的小屋里。父亲李明华1969年12月从南京随父母下放到江苏灌云县穆圩公社。为了女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1999年,49岁的李明华带着一家人来到南京以踩三轮车为生,那一年晨晨11岁。  相似文献   
4.
5.
北京大学学生张明、戚文敏发明了一种名为"电子邮局"的新软件,它所具有的优点让目前风靡全球的E-mail望尘莫及,很可能将就此取代E-mail(电子邮件),成为E-mail的历史终结者.北京大学已投资百万为他们注册成立了意欲与"方正"比肩的"天正"公司.  相似文献   
6.
百万支票     
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变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类人越来越多.从城郊结合部到繁华地段却同样不为人知的小街小巷,渐渐,表情少了惊惶、拘谨,多了些夸张的满不在乎,像是在说,这里不仅是你的,也是我的。本地人对他们的称呼也在变:农民工、民工、打工者。最后一种称呼涵盖更广。虽说南京人是厚道的.却也有几分眼色,所有打工的.尤其是苏北人.几乎是可以跟农民归到一类的。本地人分得清楚。而打工的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几分熟门熟路的亲切感:自己就是城市的一员了。事实上,这也没什么错。  相似文献   
7.
百万支票     
正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变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类人越来越多,从城郊结合部到繁华地段却同样不为人知的小街小巷,渐渐,表情少了惊惶、拘谨,多了些夸张的满不在乎,像是在说,这里不仅是你的,也是我的。本地人对他们的称呼也在变:农民工、民工、打工者。最后一种称呼涵盖更广。虽说南京人是厚道的,却也有几分眼色,所有打工的,尤其是苏北人,几乎是可以跟农民归到一类的。本地人分得清楚。而打工的在一个地方呆久  相似文献   
8.
9.
"入世"后,你会关心的26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末>编者按 11月15日,历经13年的交锋和努力,中美两国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签署了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1741年.北极。 白令招呼水手们把船靠上小岛的时候,一排黑色的鸬鹚站在陡峭的悬崖上,像一群黑色的巫女.一动不动朝着他们张望。白令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兆。果然,刚刚上岛.就遭到古怪的蓝狐的袭击.10多名水手不幸丧生.蓝狐很快被赶跑了。可是恶劣的天气,逼迫着探险队必须留在这个荒凉的小岛上,等待冬天过去。水手们很快就发现.鸬鹚并不像远眺时那样的神秘阴郁。它们沉重而笨拙,不会飞翔,常常钻到水下去追逐鱼虾,或者像个巫师般蹲在岩石上守候食物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