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9月16日,有好些家报纸在头版显著地位郑重发表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今天在沪开幕”的消息,有的还用特大字标题,绘声绘色地描述全运会在“节日般的欢乐气氛中”于“今日开幕”,有的报没发开幕消息,但发表了祝贺当天全运会开幕的社论。大概是老天有意要惩罚一下这种“预制”新闻的干法吧,一场大雨降下来,把运动会冲得直到两天后才进行,造成抢发“今日新闻”的报纸“集体失实”,更可怪的是,一些报纸明知16日的报道失误了,可在他  相似文献   
2.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上这句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话,不久前在四家全国性报刊上都被错印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读者去信批评后,有的编辑回信说:这“主要是我们校对时不仔细,未核对原文造成的”。此说一出,读者哗然,说:“把责任都推到校对身上是不公平的”;“为何四家报刊对这一引文都不加核对?”;“编辑工作一定要建立责任制,这样的差错是不应再发生的。”诚哉斯言!现在有的报刊上差错迭出,假闻频生,有关人员明知出了错,撒了谎,却处之泰然,依然我行我素,说来令人吃惊!究其原因,当前新闻战线缺少严格的责任制的确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华社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刊播于2001年11月18日)是一篇用新闻事实体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揭露地方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为受害群众伸张正义,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重大典型报道,是新华社抓改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的一大成果。李岚清等多位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总编室为此专门发出通报表扬,全国数百家媒体予以刊载。全国大量省市读者纷纷给新华社去信发电,称赞这篇消息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很不一般。中央办公厅、民政部…  相似文献   
4.
祁游 《军事记者》2002,(10):45-46
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华社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刊播于2001年11月18日)是一篇用新闻事实体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揭露地方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为受害群众伸张正义,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重大典型报道,是新华社抓改作风、改风系列报道的一大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