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科普”的含义及科普读物的作用从二十年代起,我国就有科普读物出版。但当时品种很少,发行量不大,也没有用“科普”这个词。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应该说是从五十年代初,即建国后开始的。“科普”是指科学技术的普及;而科学技术,是指整个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概括。这个体系,由相应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组成,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专业技术。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态的规律的,在我国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六大学科。专业技术是指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各种技能和工艺操作方法,也就是直接接触或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技术,如电工技术、栽培技术、各种医疗技术和各类工程技术(例如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系统工程)等等。介乎基础科学和专业技术两者之间的,还有一类学科,即  相似文献   
2.
(一) 我国的科普读物最早是由引进发端的。远溯上世纪后期,近溯30年代,我国已开始零星引进了一些科学名著、科学故事、科学小品和综述类的作品,曾引起国内文化界一部分有识之士的注目。但科普读物的大量引进和出版,则始于建国以后。建国以来,我国科普读物的引进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1949年—1966年,这一时期我国较有系统地翻译(或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