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博物馆藏品定名规范的症结是庋藏文物的藏品名问题。它包括品名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本文从命名法与品名语法特点入手,提出了以形制为中心词的品名拼接公式。特别是具体分析了庋藏文物中时间、作者、质地等字段内容中存在的多重堆积、同层并列,词义不清等难点.论证了“文物现在价值的生成时间”、“生平影响最大”的姓名和“框架主体的基本物质名称”等填写原则。最后在文末列出了一个用于电脑信息管理系统的庋藏文物定名规则实例。  相似文献   
2.
藏品管理的电脑检索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不知何日开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产生了这么一条鸿沟,以至于许多自然科学技术上的长足进展,久久不能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现在,电脑技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迄今为止,在社会科学范围内,仅仅经济学方面较多地用上了电脑;文学语言方面刚刚起步;至于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基本上是空白。这里,文理分科造成的壁垒是一个原因。电脑本身技术上的不足使之难以适应社会科学的某些特殊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社会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毫无例外地具备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性。因而,博物馆的编目建档工作,说到底就是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出藏品在质与量两个方面的特征。在一般的理解中,藏品的质集中地通过藏品的品名和鉴选分级来加以体现。而藏品的量就表现在藏品的计件统计数字上。然而,这种把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博物馆总体规划和技术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博物馆的信息化包括了博物馆信息化和数字化博物馆两大部分.数字化博物馆是在博物馆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质的提高和升华.   一、博物馆信息化的特殊性   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从1984年5月成立“电脑组“,开始规划博物馆的电脑应用工作.十余年的探索体会到博物馆信息化具有以下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如何理解“跨世纪的国际一流博物馆”的含义,怎样才算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在1992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工程立项之初,这是放在上海博物馆面前的首要问题。当时我们并没有提出建造“智能化博物馆”、也没有一个建立智能建筑系统的目标。或者说,在1992年当初我们甚至还没有关心过“智能建筑”这个词。我们只是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内容和工作目标出发,对于现代化博物馆必须满足文物的存放、陈列条件和研究利用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数值化是对文物的根本性保存文物的保管和保存是博物馆的最基本的任务。然而,文物同世界万物一样,有生必有灭,有…  相似文献   
6.
“文物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活动基础”。因此,在博物馆的电脑化进程中,藏品的电脑化管理——即开发藏品管理信息系统,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选的课题。然而,多年以来,尽管我国增添了电脑设备的博物馆已经达到十多家,但鲜有成功的藏品管理信息系统投入实际使用。究其原因或许各馆各不相同。例如,博物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博物馆藏品登录的工作量庞大、博物馆投资于电脑化设备的费用贫乏……等等。除了诸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博物馆藏品分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认为科学的博物馆藏品标准分类法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组面分类法。  相似文献   
8.
任何行业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人、现代化的管理和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三大要素。文物博物馆领域的现代化也不例外。所谓现代化的人,指的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即是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观念来取代和克服那些旧的、落后的、封闭的观念。这是现代化三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要素。就文博领域而言,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涉及许多内容。其中,对博物馆标准化工  相似文献   
9.
电脑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是七十年代开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特别地在1970~1971年的(博物馆》杂志第23卷上发表了“博物馆与电脑”的专辑。与此同时,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博物馆都开始了博物馆藏品电脑管理系统的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