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英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其编写的《未曾发生的历史》一书中将波利比乌斯视为某种宗教决定论的始作俑者之一,作为其虚拟历史探讨的对立面。然而,波利比乌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频繁使用反事实虚拟的历史作者。其笔下的“机运”(Τ?χη)在具体的历史行动情境中呈现出的第一面目,并非理性的计划者,而是变幻不定、高深莫测的神灵,她屡屡改变事情的常态发展路径,挫败行动者的理性预期。波利比乌斯对那些符合观察者的理性预期、但未能实现的可能性的探讨,成为反事实虚拟生长的温床。波利比乌斯自觉地运用反事实虚拟探讨事物的原因,以便给那些从事实际政治事务的人带来真正的教益。  相似文献   
2.
麦考米克所著的《马基雅维利式民主》既深刻又片面。麦考米克通过解释马基雅维利,对选举民主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建构出一个有助于平民制约本国经济精英之政治控制力的制度模型,这在全球多数国家都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局面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麦考米克使用了过于简单的解释方法,将说服"大人物"出身的青年接受更为平民主义的政制作为马基雅维利写作《李维史论》的根本目的,大大降低了帝国建构在马基雅维利理论中的地位,从而未能展现出有德性的"大人物"在政治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有一处疑似的理论盲点——《君主论》开启了以“新君主”为主体的新政治,但并没有讨论“新君主”如何通过继承让自己的新政治事业获得可持续性。这一困惑可以在《君主论》与《李维史论》的细致对勘中获得解答。马基雅维利从罗马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共和体制+帝国扩张的模型,提供了一种使“新君主”前后相继成为可能的政治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1]中,乾隆皇帝与毛泽东,像两座山峰一样,分别耸立在其历史叙事的开端和结尾。而这本书集中处理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在这两个伟大人物之间短暂而漫长的时光里,  相似文献   
5.
2012年10月,因《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以下简称《终结》)而名扬国际学界的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的新著《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以下简称《起源》)推出中文版。福山本人也飞到北京为其新书做宣传。尽管出版者和销售者用“巨著”这样的词来描绘该书,但该书在中国知识界并没有引发热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6.
本书高扬社会主义理念,直面"中国问题",以贯通中西、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各方面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与问题,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重重危机与挑战,并回答了干部群众关注和困惑的一些重大问题。书中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面对国内外异常强大而又灵活的资本力量,中共党建的核心在于通过思想与制度建设保持政治主体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在于驾驭资本为人民服务;提出"评议式民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