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多元化教学的需要.这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乡土意识与地域自豪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大文化与小传统的辩证统一及客观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唐五代时期,庐山作为隐逸的渊薮吸引着文人墨客来此结庐遁隐。其浓厚的宗教氛围及多元文化的交融,深深地影响到文人的信仰与诗文创作。南唐白鹿洞建国学后,士子来此肄业,庐山即成了诗文活动中心。此外,晚唐庐山诗僧奉贾岛为宗,诗风清僻冷隽,其流风所及,直至宋初晚唐体诗人。庐山艺文繁复,究其原因,在于江州隐逸文化的影响及中晚唐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而地处水路之会,交通便捷也成了其“终南捷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无锡顾氏家族文化——兼论梁溪顾氏词人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兴盛,典型的文化世家有顾氏、秦氏及华氏。无锡望族文化兴盛主要体现为重视科举教育,创办书院私塾,整理家族与地方文献等方面,且又各具特色:宪成家族理学传家,顾宸家族对古诗文的校注与选编,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4.
就教育模式而言,唐代文士的隐读修业具有自学的特点,是一种成人化的教育,同时也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隐读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官学的衰微及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士隐读之时,多聚于名山或交通便捷之处,习业以儒经及诗文典籍为主,有时在寺院中尚有题诗之举。另外,文人隐读修业会形成一定聚众教学模式,对宋代书院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代文人的隐读修业及其诗歌创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时期,时局动荡,官学教育渐趋式微,文士多隐读于山林。唐人的隐读修业,或地处繁华,或地近两京,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另外,文人隐读山林以备科考,相互之间有一些传习教学的色彩,这种聚学山林的模式,不仅弥补了官学式微造成的教育空白,还开宋代书院之先河。从内容上看,文士修业传习多以儒家典籍与传统诗文为主,而他们的诗歌创作,受佛理禅思的影响,有着疏散淡远的情趣,但有时也略显僻涩,并流露出时不我待的忧虑。  相似文献   
6.
《唐百家诗选》刍议——兼论王安石早期唐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是古代著名的唐诗选本之一,诗选旨趣与诸家迥异,历代评家各有轩轾。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诗坛走向来看,它应是诗文革新与科考取士的产物,同时也揭橥着荆公熙宁前夕经世致用的诗学观。虽然后世贬褒不一,但《唐百家诗选》影响极为深远,宋元时期已有了多家评注本,而其诗选范式则为《三体唐诗》、《唐诗鼓吹》等选本所继承。  相似文献   
7.
中唐的古文运动,家学渊源甚长,背后有着浓厚的北方区域文化传统,而山东士族文化则是其核心根源。就家学的传承类型而言,主要有家族内的传授与外家之学。传承的内容方面,以诗文为主,也重经术,尚史学。早期古文运动存在着以元?秀、萧颍士、独孤及为中心的师友创作群体,他们的文体文风改革与理论探讨则开韩、柳之先河。而"韩门弟子"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已无传统的北方区域文化根基,这一因素也加剧了古文运动的式微。  相似文献   
8.
就教育模式而言,唐代文士的隐读修业具有自学的特点,是一种成人化的教育,同时也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隐读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官学的衰微及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士隐读之时,多聚于名山或交通便捷之处,习业以儒经及诗文典籍为主,有时在寺院中尚有题诗之举。另外,文人隐读修业会形成一定聚众教学模式,对宋代书院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童岳敏 《中国教师》2009,(Z1):207-208
由于不同的文化心态与接受语境,古代文学的文本阐释有变异的特性,在当今大众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应更新观念,注意传播方式的现代转换,如作品阐述的生活化、大众化;文化热潮中经典的对比定位;图文、声像的交互补充以及地域化、乡土化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新安女行录》以文体归类,不仅详细地记载了徽州节烈女性抚孤、守节等彝伦懿行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地域伦理秩序与宗族的建构,也折射出时代的风云遽变及文化思潮,具有相当的史学价值与文化意义。此书作者程云鹏善文,吴宽对其文脉详加圈点批注,这也是进一步研究史传文学传统在徽郡传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