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特征,作为中华民族一支系的客家民系,和合文化也是客家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本文将通过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视阈,从客家"显形文化"中的建筑、楹联、山歌、方言及民俗风情等方面探寻其"隐形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从自然地理环境、宗教环境、社会习俗、历史文学和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五个方面对英汉谚语形成的语境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总结出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注释翻译、对称翻译、特殊句型翻译等六种具体的策略方法来汉译英语谚语,以期能恰当地理解和运用谚语,使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增强表现力,助益于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在20世纪初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关注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同时,以当今的"生态批评观"理论来分析透视作者在该小说中对人性本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哲学思考与探索,从中感受到他所提倡的重返自然的生活,恢复和重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稳定融洽之关系的种种设想,仍能起到现实的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双主体教学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主体教学观"是近年来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它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均为主体,在教的过程中,以教为主,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在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增强个体主体性意识、发展个体主体性能力、形成个体主体性人格等三方面论述该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情感特征决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知己知彼的战斗,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是感性和知性的过程。一个英语教师要做好英语教学工作,除了常规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活动,还要有多样性,多方面,多途径的复杂工程。因为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活动比一般本科学生更感性,更情绪化,认知能力也低于一般本科学生。在教学中,必须采用一些新颖独到,科学实用,才能取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笔者以文化角度切入,探讨了中西方语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运用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帮助高职高专生用“跨文化”的全新角度,来领悟英语语言文化的精髓,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其逐渐摆脱“逐字式”的“中国式思维”阅读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还能开拓全新的观察、理解、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习也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化及语言的共性奠定了语言互译的可能性,这是翻译的前提。但文化和语言的个性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又给翻译造成障碍和局限。翻译常被称为“跨文化交际的特殊形式”,需要翻译者在熟悉自己的母语的同时,还要掌握相当多的与目的语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对中英文化的词汇、句型等进行异同比较:注意诠释词语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及联想,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及联想后,能在翻译中恰当地运用;注重从句式中的意合与形合、从大到小与从小到大、已知与未知、被动与主动、人称与物称、谓语动词的使用、物主代词和冠词的使用及具体动态与抽象静态等的表现手法和翻译手段进行差异分析,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翻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