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如何把报纸办得更开放?这是目前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月4日至8日,河南日报驻各地市记者聚集平顶山市,围绕新闻开放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结合新闻工作实践,敞开思想,七嘴八舌,气氛十分热烈,以至最后一天的会议不得不延长时间。讨论中,大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问题虽无定论。但对启发思路,促进新闻开放将起积极的作用。新闻开放是大势所趋新闻开放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开放的必然结果。这是大家通过讨论得出的共同结论。改革开放9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2.
口头内参,一个正式新闻媒体以外的“文体”,经常地被我这个长期在地方当驻站记者的人使用,而且频频产生效果。 口头内参和正式内参有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重大问题和不成熟的新生事物等,有批评性的报道,也有表扬性的报道。不同的是,正式内参是新闻机构正式出版发行,以供一定范围内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阅读的;口头内参是用口头形式向有关领导和机构提供的。 和正式内参相比,口头内参有一定的优势。一是迅速及时。正式内参有出版周期,往往要几天、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刊出、发送到有关人…  相似文献   
3.
记者,《新闻学简明词典》上说,是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那什么叫采访呢?是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问、听、看。记、想是采访中的五个环节。从这些经典语言中透出的信息是采访必须到现场,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难以想象,不到新闻发生地,不见新闻当事人,不访不问,就能写稿发稿,就能当记者。 可现实中既不乏这样的事,也不乏这样的人。一是要现成材料。记者不是直接去“望、闻、问、切”,而是让别人代劳,苦功别人下,材料别人整。记者成了编辑,拿着别人的材料涂涂抹抹,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去发表。…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党报发行量的逐年下降再清楚不过地说明党报与市场经济的距离,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党报的威信、作用以至生存都会出现危机,因为党报不可能再回到完全靠政府资助的过去,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新闻价值观,让党报尽快与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次完全偶然的、别具意味的考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