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以及铁路快速发展的丰硕成果,不断激发中国铁路人的热情与激情,不断凝聚起和谐铁路建设的精神动力,锻造新时代中国铁路之魂。  相似文献   
2.
在通讯的写作过程中,抓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材料,并对其典型细节进行归纳分析,对表现和深化主题至关重要。这里,以《巴山红叶》一稿为例,谈两点粗浅认识。 一、抓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表现主题。 实践证明,抓住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材料,对表现主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1994年11月25日19时52分,从郑州开往重庆的283次列车停靠在万源车站,从车上交下一名在车上连伤数名旅客的歹徒。在交接过程中,歹徒趁人不备挣脱后钻车逃跑,正上夜班的叶波看到后,钻车追拿,在与歹徒搏斗中,光荣牺牲,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笔者以《巴山红叶——记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万源车站共产党员叶波》为题,采写了一篇人物通讯,被《中原铁道报》评为特等稿,并先后在《人民铁道》、《陕西日报》等报刊登载,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此稿之所以受到好评,就是较好地抓住了具有个性特征的三个细节。叶波从部队转业分配到万源车站运转三班担当学习连接员工作仅仅36天。如何通过36天的故事,来反映叶波斗歹徒的英勇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采访中,笔者为此焦灼、烦恼。当笔者了解到叶波有三次避开死神的机会时,如获至宝,立马对三次机会的细节进行了重点采访。其一,叶波是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