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潘天波  胡玉康 《文化遗产》2013,(6):106-113,158
唐代诗人皮日休《诮虚器》所述"库露真"名实,历来众释纷纭。释其"名"者包括"库路贞"、"库路真"、"胡洛真"、"斛洛真"、"库露格"、"库穆什"、"骷髅真"等;释其"实"者包括漆器、游牧民族职官、作坊名、书格、胄甲与马鞯等。本文基于"库露真"的史料、语素、音韵、形制与实物等维度考名责实后发现:在史料与语素上,"库路真"是两个语素;在音韵上,"真"或通"针",唐末有语料显示其有混并迹象;在形制与出土实物上,"真"属于"锥(针)髹"技法。据此认为,"库露真"是合成词,它或为"库露针",它是唐政府供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木胎锥髹饮食酒具,也是襄阳漆贡器生产与唐政府外交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AR技术是实体与虚拟相结合,实现定向增强的技术.嵌入AR技术的儿童图书产品设计打破传统图书形态,模拟三维动态视景,定向增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系统,用互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重塑儿童图书的媒介形态和知识传播格局,有效地推动了出版业向智能化、技术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琴瑟与漆艺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从历史维度看,琴瑟与漆艺在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方面相互映照。漆艺对制琴的成败往往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琴瑟与生俱来的文化品格更能彰显大漆深沉内蕴的文化性、民族性与历史感。对琴瑟与漆艺关系的研究旨在让这对有着同等文化身份的传统文化代表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散发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习惯将日本国称为“漆国”(Japan),把中国称为“瓷国”(China)。中国的瓷器之名,很好理解,是以大量优质的瓷器出口而得名;而另一项本属于我们头上的“漆国”桂冠意外地戴到了日本人的头上却是误解。人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国家,相传“舜漆食器”,《尚书·顾命》载:“漆仍几。”“河姆渡朱漆大碗”的出土,  相似文献   
5.
美术批评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对现代派深入的批评和抨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派艺术之路越发长远.从客观上来讲,美术批评对现代派艺术的发展不仅是对其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促进它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里奥奈罗·文杜里从现代派艺术绘画作品阐述美术评论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以期提出美术批评对现代派绘画内容、方法和领域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数据可视化日趋成为巨量数据挖掘和分析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大数据驱动的可视化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设计的责任和担当荣誉回归。但令人担忧的是,现行的教育模式很难向社会输送具备数据素养的高品质可视化人才,人才供给将遭遇"断档"危机。文章立足于大数据时代,重新审视当下的设计艺术教育,针对大数据时代设计的新使命,提出了多元基础和理性建构的教育转型思路,旨在完善大数据时代可视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