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五行说原本是一种朴素的物质观,在春秋后期,逐渐走向抽象并在数术占卜中扩大了范围。战国前期田氏代齐政治背景下的"百家言黄帝"的社会思潮促成了土为中位的五行结构说的形成。邹衍将五行说引入历史用以解释朝代更替,在齐倡导五行相生,在燕倡导五行相胜,后来《吕氏春秋》采撷五行思想,展示了战国末年的五行大体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学者们自觉地将先秦秦汉考古文献资料应用于《史记》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传世文献之外,出土文献为探讨《史记》的名称、体例、编撰形态,校勘《史记》文本,正确诠释《史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比较的"二重"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春秋繁露》一书在《隋书·经籍志》中始见著录,且《汉书·董仲舒传》中《蕃露》与《玉杯》、《竹林》都是传《春秋》的书名,而在今本《春秋繁露》一书中,《玉杯》、《竹林》却为其中的两篇,基于此,《春秋繁露》的真实性引起了争论,《崇文总目》、程大昌等怀疑其真实性;《四库全书总目》、楼鑰肯定其可靠性,笔者在楼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发现了诸多相同的地方,从而论证了《春秋繁露》传本可以作为考查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文献,但同时指出了经过多次整理的《春秋繁露》的体例是驳杂不纯的.  相似文献   
4.
《史记》①不同篇章或同一篇章前后对于同一史实记述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有纪年类、人物类、地理类、史事类等四种类型.考究差异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史记》文本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司马迁本人所为,司马迁著史时,其处理史料的方法、行文笔法、史学思想、个人疏略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史记》记述上的前后差异.本文仅就司马迁处理史料的方法与《史记》记述前后差异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学术史、先秦历史和科学文化的资料,本文从保存先秦经籍文献的古本原貌和佚文、诸子之渊薮、补史书记载之阙、先秦科学文化方面的珍贵史料等四个方面对《吕氏春秋》的史料价值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郑文堂,1960年7月出生,山西潞城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亚美尼亚工程院外籍院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格莱摩根大学荣誉博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荣誉博士。曾任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长等职,2011年9月任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兼任英国格莱摩根大学荣誉教授,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先后出版专著12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重大科  相似文献   
7.
韩非子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同时对儒道墨各家的思想也有所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