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古往今来,芸芸大众,得名者极少,其能流芳百世的就更少。桥也是一样。自有历史以来,就有人造的桥。最早的记载的是夏禹用“鼋鼍(yuan tuo)以为桥梁”(《拾遗记》),后来在渭河上,先是“造舟为梁”(《诗经》中《大明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科技馆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目前科技馆的数量有900多座,占博物馆总数的5—6%,比重不算大,但它的作用和影响却远远超出它的数量。日本“博物馆研究”杂志曾对日本全国492所较大博物馆的年观众  相似文献   
3.
《新闻战线》的记者,要我在今年第一期刊物上向搞科技宣传的新闻工作者说几句话。我对科技报和科技宣传非常有兴趣,对科技报很有感情,见到搞科技宣传的同志们,象见到同乡一样格外亲切,借此同大家谈谈心,我很高兴。全国各地,除综合性报纸定期或不定期辟有科技版、科技专栏外,都办起了科技报。象这样  相似文献   
4.
八月二十二日手书拜悉。敝作中“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一语,对赵州桥而言,“结构巧”指的主要是“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因为在这以前,大拱的两肩,都是用石料或土石填满的,名为“实肩拱”,而赵州桥则是首创的“敝肩拱”,其优点文中已说明。  相似文献   
5.
桥话(节选)     
最早的桥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桥?如果说,能使人过河,从此岸到彼岸的东西就是桥,那么,船也是桥了;能使人越岭,从这山到对山的东西就是桥,那么,直升机也是桥了。船和飞机当然都不是桥,因为桥是固定的,而人在桥上是要走动的。可是,拦河筑坝,坝是固定的,而人又能  相似文献   
6.
桥的作用     
桥是个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地面标志.应当是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就因为桥下相会,地点是没有错的,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是和万物一般,是继续不断,分秒不停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拱桥》一文,是1962年我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至今仍在沿用。首先,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  相似文献   
8.
故事中的名桥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所牵涉到的桥也往往成为名桥。“万里桥”在四川成都,“昔孔明于此饯(jiān)费(yi)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见《寰(huán)宇记》)。唐朝陆肱(gōng)有《万里桥赋》,杜甫有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桥技术史》完成全书的第三年,同济大学陈从同教授的主持下,与潘洪萱同志等合著的《绍兴石桥》将刊行问世,谓此书之作,是在《中国古桥技术史》的触动下而进行的,请我为书作序。绍兴,古称会稽。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即屡见于典籍的古代名城,我国第一位工程师夏禹陵墓所在地,谢公游屐,右军翰墨,世所盛称。又为周总理的祖居,鲁迅先生幼年游钓之处,流风遗  相似文献   
10.
首先 ,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 ,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 ,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几千年来 ,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 ,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发展 ,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 ,可谓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 ,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 ,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 ,历千百年而不坏 ,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 ,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 ,可以称作奇迹。当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