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辜的人     
她就一直坐在那里,刚开始抽噎着,然后是无法遏制地失声痛哭,但没有停止控诉: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什么活都不让你干,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你就给我考了这么点分?你有良心没有啊?你让我怎么出去见人啊?他也一直坐在那里,刚开始沉默,然后在雨点般的数落下也开始局促不安起来。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倡导学牛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3.
迟开的花     
葛俊芳  张小玲 《高中生》2011,(10):62-63
一棵仙人掌孤独地站立在沙漠里,它想不通自己为何陷在这样荒僻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7日,入狱8年的原山西青少年报刊社记者高勤荣刑满释放。媒体很快给出了充满敬意和同情的高调报道来迎接这位“受难英雄”。在网络上有评论者把高称为“反腐斗土”,“一个注定会载人中国新闻史册的人”,“中国的脊梁”等。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质性研究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术界素有"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质的研究"(quaitae research)之分,"量的研究"从特定假设出发将社会现象量化,计算出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的研究成果;而"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社会现象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在收集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情境化的"、"主体间性的(intersujective)"的意义解释.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7日,入狱8年的原山西青少年报刊社记者高勤荣刑满释放.媒体很快给出了充满敬意和同情的高调报道来迎接这位"受难英雄".在网络上有评论者把高称为"反腐斗士","一个注定会载入中国新闻史册的人""中国的脊梁"等.12月14日《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同时刊登了对高勤荣的专访(《南方周末》:一个记者牢狱8年;《南方都市报》:高勤荣专访:莫须有的罪我不认,我不过是说了句真话).再次掀起对于高勤荣事件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李翠玉  徐海云  梁文娟  葛俊芳 《考试周刊》2011,(88):215+95-215,95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非常普遍和严重。本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研究不足、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葛俊芳 《学周刊C版》2010,(6):199-199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学校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渗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激励的作用和运用激励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7日,入狱8年的原山西青少年报刊社记者高勤荣刑满释放。媒体很快给出了充满敬意和同情的高调报道来迎接这位“受难英雄”。在网络上有评论者把高称为“反腐斗士”,“一个注定会载入中国新闻史册的人”“中国的脊梁”等。12月14日《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同时刊登了对高勤荣的专访(《南方周末》:一个记者牢狱8年;《南方都市报》:高勤荣专访:莫须有的罪我不认,我不过是说了句真话)。再次掀起对于高勤荣事件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