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学好化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化学实验中颜色变化,各种  相似文献   
2.
刘智发  董文静 《大观周刊》2011,(25):109-110
一直以来,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在硬件设施都具备的条件下,对幼儿教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师资。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古琴指法是琴学理论在表演艺术上的集中体现。由于古琴艺术的谱式是奏法谱,其记录形式主要依靠对指法的记录,因此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技法的演奏,同时还承载着音乐的记录。通过对远古至汉魏时期古琴指法文献与图片的梳理、分析、考证,探究古琴指法的起源应在先秦时期,而随着文人雅士对古琴艺术的推崇,汉魏之际古琴指法的发展较为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4.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题目失分较多这一现象。有人搬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只是让学生多读文章,多做题。这些做法多停留在教学的外在形式上,侧重教与学的步骤和方法。而学生的读的思维过程却被忽略了。语文新课标规定:“在阅读与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不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对蓝狐生长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蓝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海洋科技文献共建共享的方式,对文献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模式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就文献平台建设的持续性发展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董文静 《学语文》2002,(5):47-47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必修)《逍遥游》有这样一段话:“《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相似文献   
8.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挥洒着他那生花的妙笔,描绘了一个辉煌壮丽、缤丽多彩的梦境,写出了自己只有在梦境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种精神的自由、灵魂的无拘无束、心情的祥和与宁静,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憎恶和对权贵的怨愤之情。这种借助梦境来抒写现实人生的手法,正是虚实映衬的艺术方法。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又好求仙问道。于是,诗一开头,诗人便凭虚起势,探寻仙山。诗人说:海上回来的人谈起瀛洲,说那瀛洲隔着茫茫大海,实在难以寻觅;越人谈起天姥山,说天姥山在云霞明灭中时隐时现,或许还可以看到。于是,诗人便舍瀛洲而觅天姥。这里作…  相似文献   
9.
董文静 《考试周刊》2013,(8):108-108
<正>英语在我国作为第二种语言学习,由于缺乏语境,难以给每一位学生实践与交际的机会,因此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如何转化英语后进生也就成了每一位英语教师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开设时间较短,师资不足,大部分地区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要承担三到四个班的教学任务,这更加大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难度。英语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具体表现为性格孤僻、自卑甚至无所谓,以致不愿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懂装懂,日积月累,他们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怎样改变后进生这种怕学、厌学的状况呢?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