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张承志用强势的男性叙事,创造出被传统规约了的女性范型:抚慰心灵的母亲,诗意栖身的美丽婉顺的女性,折射着男性灵光的圣女。这些被传统规约了的女性范型,透视出张承志对传统的儒家伦理规范下的女性观的认同和沿袭。  相似文献   
2.
袁桂娥 《红领巾》2004,(5):89-91
丰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颇为活跃的河南乡土作家.丰村自觉归依文学主潮,着力战争和抗日英雄的描写,并注重揭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弱点,体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从创作风格看,丰村将传统说唱与现代叙事有机融合,体现出强烈的大众风格.  相似文献   
3.
茅盾说“萧红是寂寞的”。本文探讨了萧红这一孤独寂寞的心境产生的原因,及在此心境下何以能创作《马伯乐》这一幽默诙谐的作品,尤其强调是鲁迅的《故事新编》直接激发了萧红风格的转变。萧红一生被无家阴影所困扰,使她最终回到了精神的家园里,这不仅是萧红对有形家庭的苦苦依恋,也是对无形家庭意识的自觉皈依。这正是萧红的人生悲剧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传统说唱叙事与现代小说叙事的结合,独特的风物民俗描绘,以及精到的口语、俗语运用,形成了丰村小说鲜明的大众格调。正由于丰村等中原作家的努力,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风格交融演进的过程,推动了中国新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文学是在亘古未有的民族意识大反思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它大致经历了开拓与发展、转折与调整、开放与深化三个时期,并具有新的特点。它代替旧文学是一场深刻的语言革命和思维方式的革命。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蕴含着严重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袁桂娥 《图书馆》1992,(4):61-68
高校师生对书目情报需求和利用是多维的,这是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层次、智能以及书目情报意识的差异而导致的。为了对高校读者的书目情报需求和书目情报服务机构供需脱节方面的问题,有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以加强高校图书资料部门书目情报服务活动的科学管理,提高书目情报服务的社会效益,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及单纯定性分析所带来的某种程度的不准确性,我们进行了有关高校读者书目  相似文献   
7.
浅谈索引     
<正> 索引,根据新版《辞海》的解释是:“将图书报刊资料中的各种项目或内容分别摘取,记明出处或页数,并按字顺、分类等方式排列,称为‘索引’,是便利读者检寻参考资料的一种工具。旧称‘通检’或‘备检’,也有根据英文index音译为‘引得’的。”也就是说索引是分析记录下来的知识情报内容,并用索引语言来表示该情报内容的一种方法。一个索引款目表示一个完整意义的基本结构,由标引词、查找号等组成。它要求在资料上没有遗漏,使用上方便,一索即得。索引是揭示报刊内容手段之一,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索引、目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与教学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需要教师对教材、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就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做一探讨。一、贴近创作主体 ,把握每篇课文作者的情感取向语文学科从根本上讲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其基本属性。但是 ,近些年来 ,随着各级各类考试的精密化 ,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学 ,越来越丧失其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越来越程式化、序列化 ,教学内容越来越精密化、准确化 ;考试测评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了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语文教学逐步走出讲解分析的误区 ,而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鉴赏为主。已在全国推广的新高中语文教材特别“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 ,致力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学以老师讲解分析为主 ,学生接受的是老师感悟后转述过来的“第二文本” ,学生没有真正进入阅读状态 ,也就很难说感悟了“第一文本”之旨。阅读教学中 ,学生是真正的审美主体 ,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对作品有所感悟 ,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成了人们谈论较多的话题。本文拟从审美心理与思维活动结合的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 配合教学科研编制报刊资料索引,给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检索报刊有关教学与科研资料的工具,这是我们高等学校系(科)资料室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哪里?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不避浅陋,想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