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明清小说中的语料对于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而言丰富而宝贵。但其中存在着的大量的方言词语和同音字替代的现象,使得对文本的理解产生不少困难。本文以其中一些词语为例,对《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些释义作出辨正。  相似文献   
2.
吴承恩曾做过荆府纪善,并将荆王府的一些情况写入书中,对此,蔡铁鹰先生有过详细的阐述^[1]。也正因为吴承恩做过荆府纪善,竟使得《西游记》一书不能立即面世。吴承恩的作者身份不能公开。究其原因,在于明代的文字狱和荆王府的处境。一直到万历中后期,由于朝纲混乱,各种非君、非经、非圣思潮盛行,《西游记》的出版时机才真正成熟。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古籍中一些标点的点断问题,如《周易正义》、《伍子胥变文》等的某些字句。前人已有努力。然而在一些细节上恐有遗珠之憾,本文就此方面阐说管见。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大量新的词汇,在同时期的墓志中有所反映。然而,一些词语在《汉语大词典》中并未收录。本文据北朝墓志作一补遗。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严监生兄弟,都求利求名,但他们的做法却大相径庭,也因此而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6.
袁步昌 《兰台世界》2012,(36):87-88
鲁国保存着完整的礼制和比较详细的历史记录,因而,孔子编订《春秋》取材于鲁国史书;且鲁国桓公杀死隐公夺取政权,标志着作为道德标杆的鲁国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大潮中也开始沦丧,有鉴于此,孔子编订《春秋》便始于隐公。  相似文献   
7.
袁步昌 《科教文汇》2008,(35):257-257,286
《汉语大词典》一些词条的始见用例,比实际出现的时代晚,从而给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带来了困难,有必要将这些例证推前。而墓志对于研究汉语词语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已经从长期以来偏于史料价值的研究日渐转为兼顾其语料价值的研究。本文利用东魏墓志中的中古汉语语料对《汉语大词典》始见用例予以补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辨析了《西游记》中"销猪"一词的含义,"销猪"应指"阉猪",也作"健猪";同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词语。  相似文献   
9.
吴承恩曾做过荆府纪善,并将荆王府的一些情况写入书中,对此,蔡铁鹰先生有过详细的阐述[1].也正因为吴承恩做过荆府纪善,竞使得<西游记>一书不能立即面世,吴承恩的作者身份不能公开.究其原因,在于明代的文字狱和荆王府的处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