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敏 《语文天地》2018,(1):27-2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有效提问。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直接设计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没有新鲜感,不利于其自主性的发挥和个性化思维的提高。在课堂提问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巧妙曲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信息意识过程结构的构建——以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纳西族和汉族共620名初中生为样本,完成了信息意识问卷ICS调查,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信息意识的过程结构。信息意识过程结构包括信息需求、信息应用和信息交流三阶段。信息意识目标结构三要素与过程结构三阶段相结合,形成了信息意识过程结构的9个节点,但节点之间的联系主要来自同层和同列的节点。分析结果表明: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在信息应用阶段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相对而言,纳西族学生的优势在于信息情感对信息活动的参与,而汉族的长处则在于信息需求阶段,以及信息行为觉知和信息观点的发展。信息意识的过程结构解释了信息认知过程中信息意识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信息主体的信息需求表达和信息行为,决定了信息的利用效果。当前关于信息意识的概念模糊,未能体现意识的流动性,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表层化、单一化,难以有效指导教学实施过程。明确信息意识概念有助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定义和交流理解的框架,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学意识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素养的过程结构和目标结构思想,将信息意识界定为信息主体在信息认知活动中产生的感受及感受积累后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觉知能力,由信息行为觉知、信息情感、信息观点三要素和信息需求、信息应用、信息交流三阶段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该概念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杨海平  解敏 《中国编辑》2023,(11):30-35
在“智慧+”背景下,读者阅读出现了智慧化的需求和趋势。作为数字出版的高级阶段,智慧出版将成为出版业当前和未来的转型方向和发展趋势。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构建智慧出版生态系统的框架体系,不仅能够对现有的智慧出版成果进行总结与思考,而且能够为我国出版行业的智慧化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建议与经验参考,促进智慧出版继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事业追求的是对学生们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但是由于学生们在基础上和先天悟性上存在一定差别,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统一对待,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特点的不同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但是要想使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取得相应的成果,还需要从事先情况分析、目标制定以及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等多方面共同入手,讲究教学过程的连续性。本文就将主要从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入手,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在幼儿园,益智区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区域。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发展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激发空间想象,逐步提高幼儿在游戏时的专注度。小班幼儿的益智区环境多为半开放式,与其他区域如科探区、生活区紧密结合,材料以成品玩具为主,供幼儿通过自主摆弄锻炼手部肌肉。本文将结合教师在小班益智区的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7.
解敏 《知识窗》2011,(6X):54-55
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听﹑说和读的能力,使英语课堂变得"活"起来。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用网络中的资料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度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素质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大盈江水电站(四级)引水隧洞塌方处理方案的选择以及塌方处理施工方法,塌方处理结合实际选择,但最根本的原则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9.
解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36-137
小学教育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中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挖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才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为国家发展进步应尽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解敏 《成才之路》2009,(24):30-30
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在师生、生生多重组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捕捉教学生成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努力建构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学关注课堂生成,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对学生感悟、体验的珍视和对学生智慧的保护,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