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去年九月间,人民出版社为我出版了《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读《资本论》笔记);同时,上海《书林》杂志第一期发表了我的一篇回忆录《我是怎样研究起政治经济学来的》。这么一来,我就陆续地接到了好多位读者的来信,要求我谈谈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经验。最近,《新闻战线》编辑部的同志又要我同新闻界的朋友谈谈如何学习政治经济学。虽然我在政治经济学的领域里,漫步了五十多年,但是,说到经验,特别是对新闻界、对青年读者有益的经验,那是没有什么可谈的。不过,不作回答,又怕辜负同志们的期待;只得搜索枯肠,说几点自己认为是经验而事实上未必是经验的意见。归纳起来,想谈谈如下三个问题:第一是如何为学习《资本论》做准备工作;第二是学习经济理论同结合实践的问题;第三是关于打好理论基础的方法问题。通篇的主题,是对初学这门学科的同志讲一讲如何搞好这一学科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
(一) 要谈生态经济学必须先谈生态体系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说明,生态体系是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结合所构成的。生命系统可以指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可以指动物和植物同它们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至于环境系统,很明  相似文献   
3.
一、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是不可能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是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环境体系的。马克思《资本论》多次提出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指的正是这一个问题。 人类不仅需要粮食,需要燃料,需要牲畜产品,需要鱼类和菜蔬,需要衣着、住屋和生产工具,而且还需要有清洁的空气和饮水,等等。人们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必然要从环境体系中取得其所需要的东西。人们在陆地上种植粮食,牧养牲口,采育森林;人们在河流湖泊里捕获鱼类,采获水里的植物,人们在矿区开采各种矿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人们在城市里建立工厂和作坊。所有这些,都是要同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关系的,都是要同自然环境的光、热、空气、水分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发生关系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产活动,不能不同自然界的环境体系发生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为了生产和建设,也不能不同自然界的环境体系发生关系。马克思对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作为人类生活的永恒条件来对待的。当然,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隆重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许涤新同志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回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周总理在国统区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曾在一些单位作过报告,本刊发表时又经作者作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