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动摘要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翀  陈跃新 《情报学报》2008,27(1):62-68
自动摘要是计算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自动摘要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计算机学、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摘要的定义及其分类.依据自动摘要的特点对其分类,并作为构造自动摘要系统和思考自动摘要技术发展的参考和启示.本文概述了自动摘要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将现有的自动摘要方法分为三类,分别阐述了这三类方法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并剖析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本文着重讨论了基于篇章结构的方法的几个不同研究方向及其局限和趋势.最后,文章讨论了自动摘要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自动摘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城市公共空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有效分析工具。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定的物理时空”“参与者及其权力关系”“符号和象征物”“仪式流程”“情感的来龙去脉”等诸多情境要素交织在一起的互动仪式。这些活动可以被划分为“正式仪式”“自然仪式”“混合仪式”三种情境结构类型。爱国主义教育互动仪式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可以划分为“多源流汇合下的唤醒”“仪式互动中的重构和固化”“作为知识和集体记忆的刻写”三个在时序上前后衔接、不断循环的过程。对情感能量的追求是人们主动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互动仪式的一个重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谭翀 《江苏高教》2020,(8):92-97
大学书院文化空间再造的操作难点在于缺乏系统化、精细化的经验分析工具。场景理论起源于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其空间文化要素区分方法、三个大类和15个子类别的价值分析维度,以及成熟的研究路径都为书院的文化空间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可能性。通过清晰地辨别不同书院活动的文化聚合结构,精准地促进文化空间各要素的耦合和再生产,书院文化空间的研究和改革实践就有了方向引领,基于场景的书院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科学依据。如何实现对书院制改革的价值引领?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场景转向。  相似文献   
4.
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从两个维度着手,即学生个体在教学互动中的自我拓展和社会交往中的人际省思。香港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在学生事务工作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培育,还原了教育的本质,实现了教育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教育思想,基于人性的相近和人天然具备的行仁能力,主张由教无类,以“文、行、忠、信”为主要内容,其最终目的是使人摆脱异化成其为人,成为有德性之人。孔子重“成人”的教育思想无疑对中国现今过度注重技术培养的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又名《花之歌》,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歌剧《卡门》里的经典唱段。属于抒情戏剧男高音的曲目,生动地诠释了唐·霍塞对爱情的渴望,钢琴艺术指导在细节处理上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校园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用化和价值判断模糊化的特点。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校园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追求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一性,培育大学生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