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谷石巍 《记者摇篮》2008,(10):26-27
评述性新闻也可以称作述评新闻,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方式所写的新闻报道,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体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可否认,一段时期,由于采编理念的错位,使广播这种最能联系群众的大众传媒,成为了冷冰冰的“话语机器”。其结果必然是被听众疏离。本文提出了以听众为本构建广播新闻传播框架。  相似文献   
3.
孟子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说的是看水要想看出门道,必须要首先观察水的波澜。这话很富于哲理性。从这里也可以悟出我们广播新闻稿件写作中的一些道理。一篇好的新闻稿.不会是像一潭死水那样平庸无奇而必然有涟漪、有波澜,引人入胜,动人心魄。那么一篇文稿中让人关注,令人思考的“波澜”何在呢?笔者认为,“波澜主要兴起于文章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非事件性新闻是区别于事件性新闻而言的。事件性新闻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独立性。而非事件性新闻并不一定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不是在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独立事件。因此人们很难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个有价值的新闻,通常它是记者缜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提炼主题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新闻贵在"新",然而在我们日常的报道中,经常出现日复一日地在浅层次中重复的现象。那么,如何使我们报道的同一题材的新闻跳出浅层多次重复的圈子,让每一条新闻都给人以新的感觉?看透事实本质写出独家视角对于同一件事实,换个角度去观察,往往就会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对于记者而言,在新闻采写过程中,选择一个更新的角度,不仅仅是新闻写作上的技巧,更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