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播电视报是80年代崛起在报界的一支新军。它与其他报纸相比,不过是新闻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而已,但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朵小花散发出诱人的芳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多年办报的实践告诉我们,广播电视报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内在质量,没有质量,没有特色,就不可能赢得更多的读者。那么,怎样提高报纸的质量、加强报纸的可读性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广播电  相似文献   
2.
快乐的幼儿园是儿童自己的幼儿园,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得到了发展,为快乐人生打下了基础。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对构建儿童自己的幼儿园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研究者认为儿童自己的幼儿园具有“自由”“快乐”“成长”的特征。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研究者对。幼儿园的课程架构、课程实施、课程文化、教师成长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构建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3.
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复杂的教育问题,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实践教育理念,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领域融合的内容生态、多元过程的形式生态、民主对话的人际生态、开放自然的环境生态,共同构成了生态式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本文从生态式教育课程园本实践的审思和生态式教育课程园本实践的再建构两方面进行梳理,提出统整课程、动态创生、园本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同程评价等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竹》的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对竹的生长过程的观察、了解,引导孩子感受竹的坚韧、挺拔,体验一种清新、幽美的意境,探索竹与人、动物的关系,了解它的社会价值。早春二月,在烟雨蒙蒙时节,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竹的世界。活动一:剥竹笋活动目标:1.通过师生的谈话引发幼儿感受“笋”的生命潜力的兴趣。2.引导幼儿了解笋的基本特征,感受笋与泥土、雨、风的关系,激发幼儿爱的情感。活动准备:若干带泥土的竹笋,一段竹笛的音乐。活动过程:让幼儿听一段竹笛的音乐后,教师提问: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用什么感受到的?幼1:我用眼睛看到的。幼2:我用鼻子…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希望孩子们在作画时能有一个和艺术创造相协调的自由空间。为了使孩子们获得更丰富的艺术感受,我创设了各种类型的美术工作室,孩子们可以选择与活动内容相协调的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能在对活和欣赏中感受作品的古朴、纯净之美.体会江南水乡黑瓦白墙的建筑风格及点、线、面构成的独特韵味。 2.在自由的作画过程中学习表现江南小镇。  相似文献   
7.
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三次艺术创想活动,每次活动孩子们总是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创想”——这一艺术灵魂赋予了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为民 《陕西教育》2007,(12):86-87
高校后勤在新形势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运用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方法和手段是切实实现"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关键.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希望孩子们在作画时能有一个和艺术创造相协调的自由空间。为了使孩子们获得更丰富的艺术感受 ,我创设了各种类型的美术工作室 ,孩子们可以选择与活动内容相协调的创作环境。一、情与境的交融早春二月 ,我和孩子们去踏青 ,忽然想起韩愈的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种朦胧的、湿润的早春令人陶醉。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表达与之相谐的美呢 ?我带孩子们来到了国画室。国画室宽敞、幽雅 ,翠笛声声 ,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在这种环境中 ,我引导孩子们欣赏了傅抱石的《早春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作为古老的绘画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画,不但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选择中国画欣赏作品时可遵循由抽象到具象的顺序,如从吴冠中的现代中国画作品,到齐白石关于鱼虫、蔬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