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业:面对新世纪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夕阳产业”还是“朝阳产业”近年来,面临电视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有人预言:作为传统媒体的报业,好日子已经走到了尽头,很快要沦为“夕阳产业”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疑问:印刷传媒的红旗还能打多久?报业的前景果然如此黯淡吗?不。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报业作为一项产业,其规模已十分庞大,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如美国,现有各类报纸9000多种,读者1亿多人,雇员40多万,就业人数比钢铁和汽车制造业还多(注1)。在中国,有各类报纸2000多家,年广告收入135亿元,年广告收入超亿元的报社达5…  相似文献   
2.
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加强新闻队伍建设贾树枚1993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上海市委对此十分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在由新闻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新闻季度会上多次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世博·窗口     
世博会,打开了一扇扇窗口。这些窗口是如此宽广,使之成为国际交流的舞台,可以看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科技的创新求变,文化的多彩多元。我们可以一日间从非洲来到美洲,从亚洲横越欧洲……各种内容,科技的、人文的、艺术的、环境的,等等,无不在这样的窗口为我们精彩呈现。我们打开了我们的窗  相似文献   
4.
《解放日报》高级记者李文祺,可称"5极"记者。他有着丰富的经历,多彩的人生,献身新闻事业无怨无悔,深入现场采访出生入死,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登上了记者生涯的5个"极点",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对于新世纪开拓新闻事业的新局面,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你可曾知道,首届东亚运动会期间,收看运动会电视转播的观众高达14亿,宣传战果显赫,而有关的领导部门是如何组织这场新闻报道的大战役的呢?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贾树枚《首届东亚运动会的广播电视工作》一文,从全局的角度,宏观而又不失为详尽地介绍了这场新闻战役的组织工作,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灿烂阳光,给神州大地带来春色,也给上海的出版事业带来了新的繁荣。从1978年到1990年,上海的出版社从12家发展到35家;每年出版的图书从1,711种增加到7,767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700多人,其中编审、副  相似文献   
8.
贾树枚 《新闻记者》2007,(12):25-26
上海是我国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发祥地之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新闻传媒业加快改革、整合、发展步伐,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宣传中进一步唱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高瞻远瞩 ,总揽全局 ,以继往开来的巨大勇气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系统总结了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对于进一步做好全党和全国的各项工作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 ,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把讲话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是当前全党第一位的任务 ,更是新闻宣传战线义不容辞的光荣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总结历史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  相似文献   
10.
《读卖新闻》是日本第一大报,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日报。目前,它每日印行920万份,全因平均每1000个家庭中就有235家订有《读卖新闻》,这在世界各国中是很少见的。去年赴日访问期间,根据主人的安排,我们先后参观访问了《读卖新闻》社东京总部、读卖系统的日本电视台,《读卖新闻》大阪总部,听了《读卖新闻》社长小林与三次先生、编辑局长(总编辑)水上健也先生、《读卖新闻》大阪总部编辑局长古泽公太郎先生等的介绍,使我们对当今日本新闻事业的现状和特点有了进一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