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图书出版与认知错觉赵向毅【郑州】英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贡布里希在他的《艺术与错觉》中曾描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看下面这个图画,是兔还是鸭?我们既能把这张画看成兔子,又能看成鸭子。"然而在鸭子的嘴变成兔子的耳朵时毫无疑问这个形状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形,而...  相似文献   
2.
距离是空间和时间的间隔。文化距离也是这种对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的间隔。一般情况下,这种间隔的距离越大,人们对其的认知越加模糊不清。但是如若用一种媒介体来传递这种信息的话,其神秘性和价值功能的冲击力也就越大。本文试图从文化距离与读者心理的角度,分析探讨有关出版与读者,图书与市场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一、读者心理与文化距离的交叉、包容状态距离这种状态是一种极迷人、极神秘的存在。卞之琳有一首很出名的《断章》诗: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有幅诗意画,叫《深山藏古寺》。画面上不画古寺,只有大山、小径和一担水的小沙弥,意境深远。还有一幅《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是如此,在空寂的溪边,小舟的橹柄上有一乌鸦栖落,无人、清静之意令人叫绝。《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大家都熟悉,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多疑心理,避虚就实,退了司马懿五十万精兵,成为后世兵法的三十六计之一。这种表达事物、运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读者群落的形象结构如何?出版究竟应该如何来预测自己的选题效应,为读者提供更加适宜的、健康有益的、受读者欢迎的精神食粮呢?本文拟就此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农田责任制里的一大批盲从、消闲的读者群落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革命的成功靠的是农民,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秋收起义,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土地改革,农民无可估量地担负起了中国由封建社会、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重担。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改革蓝图的设计师们又戏剧性地把改革的重任首先推给了农民。农田承包使农民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由于一家一户的浮出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以及学费的日益增高,也给农家子弟的求学设置了一些障碍。尽管国家一再重申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5.
老兵新传     
6月,在北京一个清风沉醉的夜晚,我们沿着车水马龙的美术馆后街,送甘惜分老人回家。他今年已经77岁。但是,看他步履匆匆的身影,听他不知疲倦的谈笑风生,我们感到,甘惜分,这位新中国新闻界的耆宿,仿佛和我们一样有一颗不老的心。甘惜分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尽管已离休多年,但整个身心,仍然扑在新闻事业上。1980年他虽已年近古稀,仍热情满怀地组建了中国的第一家舆论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后来又应邀担任《新闻学大辞典》一书的主编。我们来京,就是为了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