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主要从应用的角度对如何实施研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的作用、实行研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章没有过多的涉及理论问题,希望以此促进研讨式教学的实践,而后逐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赵福香 《大观周刊》2011,(15):264-264
生物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在中学生物教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完善生物实验教学形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好太王碑新考》是耿铁华先生十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它完成于1990年8月,1994年6月出版。耿铁华先生对好太王碑的研究,在诸多方面有新的看法和见解,在国内外这一领域有很大影响。该书的出版,在好太王碑研究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章。  相似文献   
4.
座落在当今吉林省集安市区内的高句丽王纪功碑即好太王碑,曾在清代被埋没以致于遗忘达数百年。本文认为好太王碑长期被遗忘的原因是清初政府的封禁使此碑埋没于山林荒草中造成的。清朝封禁政策的废除为该碑的重新发现提供了契机。清末东边外地区的丈放、设治则为该碑的发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依据史料考证认为该碑发现时间为清代光绪三年。并用史实叙述了该碑发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实践,认识这一历史变革的历史经验;从现实的角度,通过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质的飞跃的分析.认识这一变革对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秽貊与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及建国前的文化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考证。指出了秽貊与高句丽民族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近代社会发展历程为出发点,概括和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坎坷经历及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内涵,用不仅仅是工业化与电气化,亦包括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化与市场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社会明与生态明。  相似文献   
8.
三、高句丽民族的起源与建国前的文化 高句丽最初在文献中记为高夷。《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成王初营洛邑,大会诸侯于成周,天下四方各方国部落皆有代表出席。其中“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塵,秽人前儿……良夷在子。”“北方台正东高夷。”晋人孔晁注:稷慎,肃慎也;秽,韩秽,东夷别种;良夷,乐浪之夷也。高夷,东北夷高句丽。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政权从建立时就属于华夏民族为中心的“天下一体”之内的夷狄族,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受不同制为同制,向中原王朝不断纳贡,往来频繁,相互融合,遂奠定了它在东北少数民族发展的地位,也为华夏一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章结合史料,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挖掘、探讨了高句丽历史上的水上交通情况;分析了高句丽水上交通,特别是海上交通的利用,对高句丽政权的巩固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