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正近年来,海外引进节目模式在我国电视荧屏呈现"井喷"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就有近30档来自海外模式的综艺节目陆续在电视媒体亮相,其中《开门大吉》、《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基本都是对引进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造而获得收视佳绩的。海外节目模式引进为原创力不足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补血",但令人担忧的是,对"补血"一味依赖则会引起"造血"功能缺失,进而削弱原创能力。201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对扎堆现象严重的歌唱选拔类节目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对这类引进节目实行总量控制,并要求各卫视提高原创节目比重。从某种  相似文献   
2.
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理论主要体现在如何看待电视、如何看待受众两个方面,费斯克强调电视文化功能,电视符号的解读、文本叙事以及传输方式都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基于此,费斯克提出了电视观众的通过主动的解读而摆脱了文本意义的控制,而成为积极的受众。  相似文献   
3.
反映舆论:传媒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一直以来重视舆论引导作用。但如何才能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呢?在当前轻“反映”重“引导”的媒介舆论氛围中。本文从分析媒介社会属性、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探讨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指出应该强调媒介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将反映舆论作为舆论引导的前提.使媒介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才能使舆论引导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路俊卫 《新闻前哨》2010,(10):30-32
抵制电视低俗节目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在低俗节目评判标准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与其他国家低俗节目监管在立法限制、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在中外比较中,中国能从国外节目监管经验中获得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植入式广告法律监管的争议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式广告(productp acement)又称为植入式营销(productpl acement marketing),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听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影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  相似文献   
6.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本质的不同在于前者表现为话语行动,后者以现实集群行动呈现。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呈现出草根阶层自我赋权、异质群体对话沟通和利用网络进行社群组织动员的新趋向,并在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身份的认同、公民参与的逐步实现中体现出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媒对这一群体的"弱视".本文指出了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中弱势地位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传媒"弱视"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对促进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媒介在推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体育赛事,已不仅仅是运动员竞技的赛场。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它还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不同的人可以从赛场中找到各自所需。奥运从体育盛会到全民狂欢的盛宴,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新闻更趋娱乐化,吸引了许多原本对体育并不关注的人群,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奥运期间经历了一场难以抗拒的体育化冲击。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与传媒"弱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媒对这一群体的"弱视"。本文指出了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中弱势地位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传媒"弱视"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对促进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媒介在推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危机极易催生社会负面情绪。在情绪传播的过程中,如果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合理的宣泄或疏解,就容易致使公众作出非理性的行为决策。因此,公众出于本能和自身需求,需要借助蓄意隐喻进行情感调适。2022年,“抗阳段子”在阳性人员一度激增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成为借助蓄意隐喻消解社会负面情绪的重要载体,并从语言、思维和认知三个维度对社会情绪进行疏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