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众日报自2004年3月改扩版以来,按照办"山东第一、权威、主流、高端、强势大报"的定位,走"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路子.改扩版引起关注的动作是增设"娱乐"新闻版.  相似文献   
2.
历来的报人都非常重视标题的制作,浏览一下新闻史上的名篇,好多是标题本身就很有光彩的。但遗憾的是,翻开现在的报纸,万金油式的标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套话”标题,依然充斥版面。这些没有丝毫特点的陈词滥调,令人生厌。我认为,要想办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权威,主流、高端、强势大报,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群,增强报纸的舆论控制力。提高报纸对读的吸引力、感染力,必须抓精品,而抓精品,  相似文献   
3.
娱乐业和政治、经济、科技等行业一样,和社会生活联系极其密切。所有的娱乐产品,从发端到终端,会发生无数有价值的新闻;还有,娱乐业是一个充分体现人类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行业,彰显着人类明的发展水平,需要用天分和劳动来推动,因此,这个行业有悟性和勤奋的工作以及好的产品,都应该得到宣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渎非常需要娱乐资讯、娱乐欣赏指南等服务。作为主流媒体,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娱乐新闻报道。娱乐新闻报道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价值、审美价值和健康的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4.
只有沉下去,才能“打捞”起我们对采访对象的感情,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进而生出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写新闻,需要酝酿感情;写活蹦乱跳的新闻,更需要酝酿丰厚的对采访对象的真挚感情。沉在内心深处的感情,只有到生活的一线到沸腾的现场去才能触发。大众日报今年6月22日头版刊登的长篇人物通  相似文献   
5.
《大众日报》刊发的长篇通讯《农村党员干部的杰出代表——王乐义》,曾引起较大反响。先后获得多个奖项,回忆采写过程,我们的体会是,贴近、贴紧人物才能写出人物的魂。人物通讯,如果依靠大量的参考资料,写起来可能很顺。但很容易写得干干巴巴,令人生厌。用句行话说就是:无魂的人物不活。所以,依靠材料写成(或者凑成)的人物是扁平的,而不是立体的、丰满的。  相似文献   
6.
逄春阶 《青年记者》2012,(21):16-17
“风吹不走、日晒不干”,这八个字,是作家贾平凹给自己的画写的题跋.画中,有枯桩形的树,有老井状的人.前者“不以红花繁叶热闹炫世”,后者是“风吹不走,日晒不干的深茂虚涵”.作家道出了一种境界.传统媒体那些好的传统,我觉得也是“风吹不走,日晒不干”的,如清澈的深潭.  相似文献   
7.
《大众日报》刊发的消息《台儿庄古城:舍了房产换遗产》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大众报业集团主要领导直接指挥而产生的收获。回忆采写过程,我们的体会是:站在高处才能看得准,带着问题才能访得准,深下去才能写得准。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不怕“多事”,事越多,媒体发挥的机会就多。当然发挥的机会也是考验的机会。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让人有点措手不及。非典在考验着每个人,也考验着媒体的文明。  相似文献   
9.
逄春阶 《青年记者》2007,(23):50-51
我加入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这个团队已整整一年。在编委会的正确指挥下,与同事们一起,先后参与了省"两会"专稿、现代农业路径探寻、强镇之路·南方采访札记、"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布局解析、"喜迎十七大"等重点报道。写这些重头稿,对一个长期从事文化报道的记者来说,确实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有经验,也有教训。我的体会可以用宋代杨万里《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的诗句来概括:"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