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秀松 《中国广播》2008,(10):57-59
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借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奥运广播联盟这个大平台,每天播出涉奥节目时间达15小时,尽显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的优势,尽显广播声音的魅力,节目精彩纷呈,短信、热线量骤增,听众参与广泛,反响热烈。可以说,新闻综合广播借此抓住了北京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策划了《记者的农情日记》(以下简称《农情日记》)系列报道。节目采用日记体,以拉家常的讲述方式,与现场动态音响相组合。采制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风格独特的“三农”稿件。农民朋友纷纷反映,《农情日记》用群众语言讲百姓故事,既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又反映“三农”问题。 总结《农情日记》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现场感、贴近性、真实性、可听性、  相似文献   
3.
邓秀松  粱延  徐曼 《新闻前哨》2010,(10):56-58
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特别是7月中下旬湖北活动周期间,湖北省第一套广播频率——湖北省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以下简称"湖北新闻综合广播")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邓秀松  陈华 《新闻前哨》2006,(10):69-70
实验——新闻广播的新体验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开播之后,我们有意识地突破旧有传统,打破新闻节目与非新闻时段节目的界限,遵循新闻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改变新闻播报格局。我们的试验分为三步:  相似文献   
5.
6.
邓秀松 《传媒》2021,(3):8-11
作为湖北的媒体,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重大的考验,也成为促进媒体改革,突破自身局限的契机.没有英雄的全国人民,就没有武汉这座城市的英雄底气.同样,没有全国媒体的帮助,也就没有湖北媒体的作为.  相似文献   
7.
邓秀松  梁延 《中国广播》2010,(10):18-19
2010年,全球媒体汇聚上海世博会,进行着炫目的媒体竞技。在这场如同"媒体奥运"的比赛中,一家省级媒体如何在面向世界的舞台上体现自身特色?传统的广播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湖北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以下简称湖北新闻综合广播)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胸怀     
任何一名记者,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都可称之为小记者,但是任何一名小记者都在从事一项大事业。不管是广播、电视和报纸的记者,还是中央、省市和地方的记者,都不仅仅属于一个独有的媒体,不能只代表哪个单位和部门,更不能代表哪个家庭和个人,其采访活动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应该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代表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广播新闻,因其独特的传播要求,在人物通讯的采与写的过程中,该如何去把握人的特点,围绕人来做文章呢?笔者结合实践,谈几点感受。 采访运思,注意变换视点。我们日常的采访对象大多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做某一件事,一般来说是极其寻常极为普通的,如果就更大范围更高的要求而言,不一定看出它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但如果注意变换一下视点,由关注事件转到关注人物,显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品质,从而感染人,激励人,使人们的情感得到净化的同时,强烈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将会使新闻作品有质的变化从而上升一个新的档次。 …  相似文献   
10.
邓秀松 《新闻前哨》2008,(11):51-53
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天涉奥播出时间达15小时。尽显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的优势,尽显广播声音的魅力,节目精彩纷呈,短信、热线量骤增,听众参与广泛,反响热烈。可以说,新闻综合广播抓住北京奥运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向现代新闻广播发展的进程中.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