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然后对信息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整合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对这种整合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在对原有教育理念扬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吸收了国外最新的反映人类普遍的共同的精神成果和课程理念,紧扣时代脉搏,高扬“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核心理念,实现了对旧课程理念的解构和建构。与此同时新课程对教师角色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此次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明确提出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性,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