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话语权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博客"、"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发展,任何一个网民都拥有话语权,都是一家"自媒体",这使得社会舆论的酝酿、生成和发展规律发生了深刻变革。话语权越是多元化,就越需要主流媒体发出权威声音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如果只有争论、没有共识,只有对立、没有统一,社会就会从思想层面的多元堕落成一盘散沙。  相似文献   
2.
职业道德对于从事各项工作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对于记者来说尤为重要。记者的职业在社会上是受人尊敬的。大凡人们对记者有两种心态:一是喜欢记者表扬,二是害怕记者批评。有人成绩平平,出于某种目的,需要你鼓吹一番,他可能施展手段逼你就范;有人问题严重,害怕新闻界披露,可能“表示”一下,堵住你的嘴巴。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作风要正派,要廉洁奉公,不利用记者  相似文献   
3.
话语权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博客"、"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发展,任何一个网民都拥有话语权,都是一家"自媒体",这使得社会舆论的酝酿、生成和发展规律发生了深刻变革。话语权越是多元化,就越需要主流媒体发出权威声音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如果只有争论、没有共识,只有对立、没有统一,社会就会从思想层面的多元堕落成一盘散沙。  相似文献   
4.
语言对于广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广告语言往往都是精心选择和千锤百炼的佳句。广告语言不仅使广告产品表现得尽可能美好动人 ,而且也使广告本身成为审美对象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从审美的角度看 ,广告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风格。广告语言的通俗美。古人云 :“文须通俗方传远”。通俗、朴素的语言是最美的语言。特别是作为吸引广大消费者的广告语言就更应该通俗易懂 ,一则佶屈拗口含义很深的广告词是很难被人理解和传诵的。中外一些企业和广告策划人大都深谙此道 ,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广告。电子牙刷的广告语 :“永远不脱毛的牙刷…  相似文献   
5.
人们可能觉得奇怪,“丑”是“丑”,“美”就是“美”,“丑”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美”的东西呢?其实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早就指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观看演出时,舞台上正剧之外插上一出丑剧,“小丑”那滑稽可笑的脸谱,幽默风趣的语言,憨态可掬的形体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6.
广播的生存基础是听众,而听众喜爱和需要的恰恰是好的节目,因此,品牌节目才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品牌节目是一个围绕收听市场而进行的精品创作工程。打造品牌节目,要在节目对象化、风格个性化、运作市场化三个方面下功夫。以品牌节目为龙头,全面提升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是广播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这是不少人的阅读习惯。一本书封面设计没特色,难以引人问津;一篇稿,标题“平铺塌”,也调动不起读者的兴味。标题像人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探知文章独特的主题和意蕴。好的标题犹如美人顾盼传神,具有勾魂摄魄的力量,让人看了第一眼就放不下。要使新闻作品吸引人,必须在新闻标题上下功夫。邓拓同志曾经诙谐地说过:“谁要是给我想出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更是广播节目创优 属》、《大觉寺的钟声》、《“医患沟通”究竟给我们带的灵魂。综观近年广播战线的评优、创优实践, 优秀 来了什么?》等节目所涉及的题材都是新鲜的,都是过的广播节目在题材、角度、语言、手法、制作等方面 去没有触及或没有深入触及的领域,当属横向拓展的无不追求一个“新”字, 体现一个“新”字, 努力发 新题材,这些节目都获得了全国广播新闻一等奖。掘并创造一个“新”字。可以说, “创新”二…  相似文献   
9.
批评报道是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它事关新闻导向正确与否,舆论监督是否准确、及时和有效,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工作,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慎之又慎。要选准批评对象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做得比较好,他们每期节目的选题都颇费思量,编导们站在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审时度势,在大量的批评稿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批评报道。像1999年对重庆綦江大桥垮塌案件的连续曝光,对象选得准,既具典型性又有代表性,使人看了很受教育。要弄清事实真相对于一件事,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一下子断个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问题性新闻越来越被媒体看重.越来越受到受众关注。这种新闻报道过去比较少.在教科书中往往归于深度报道或舆论监督类。如今应该把它单列出来加一研究,以利于新闻理论的发展.并推动问题性新闻的实践。本文试就此问题结合采写广播专稿《传统名牌产品缘何不“名”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