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0年前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七大上的报告和讲话不仅指引着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方向,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也大有裨益.农民、工人仍然应当成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在这一建构进程中必须在政策、制度、运行机制和具体机制、程序上形成合力,最终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和谐社会是否建立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的协同创新是一种新兴的创新合作方式,以此为平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探索价值。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新主体通过激活创新要素、共享创新资源与优化资源配置来获得创新成果效用的最大化,其本质就是损益与共的企业与学研机构之间的互利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合作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共同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环境,并能够保持连续有效的培养效果,是一种超越传统产学研合作的更加优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动因机制、目标机制等六个方面构建协同创新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通过多主体建模仿真证明了该机制的正确性;最后从利益协同、人才聚集、信任分派、知识共享和建立国际化的协同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提升协同创新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系统阐发了邓小平的教育哲学理论,全面梳理了邓小平教育哲学理论对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功能和作用,深入阐释了教育与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中国再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建设的关键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性的实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内容必须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展开。凸显的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与课程化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今天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6.
60年前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七大上的报告和讲话不仅指引着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方向,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也大有裨益.农民、工人仍然应当成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为此,在这一建构进程中必须在政策、制度、运行机制和具体机制、程序上形成合力,最终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和谐社会是否建立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为主线,结合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基本精神,系统阐发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17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而在我国存在的民生问题中,农民工问题是一关键点.从煤炭采掘业的青年农民工入手,系统剖析了这一群体,运用社会学原理对青年农民工群体予以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体育新闻传播学学科在发展中存在学科边缘化与难以彰显特色两方面的问题.在新文科的全新语境下,体育新闻传播学学科应抓住机遇,遵循守正创新的原则,秉持传承主流与彰显特色并行不悖的新思路,在积极融入主流发展渠道的同时坚守专业特色,在发展实践中凸显学科价值以提高学科地位,在深度探究中构建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特色学科体系,谋求学科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任,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优劣至关紧要,为此,将邓小平理论引进高校课堂十分必要。下面结合对十五大基本精神的领会,联系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应当看到,高等院校是求知欲强、敏感性高。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急剧组合、成型的青年人集中的地方。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经济、政治走向,思考自身的前程是高校青年学生的特点。邓小平理论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实践精神,最为贴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因此,邓小平理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