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辽代墓葬中出土的墓志资料中,蕴含着十分珍贵的反映辽代丧葬礼俗的资料,这些石刻资料反映了辽人丧葬习俗中的“聚族而葬”、“堪舆因素”、“权殡厝葬”、“治丧官”、“结庐守陵”、“辍朝致哀”、“赙赠常式”等。  相似文献   
2.
<正>[时代]辽代早期[口径]9厘米[底径]3.8厘米[通高]12.5厘米[出土地点]通辽市科左前旗吐尔基山辽墓这件玻璃高足杯,杯体透明微泛绿光,是目前辽墓出土玻璃器中保存情况最为完好的一件。埃及人和美索布达米亚人在公元前3400~2500年发明了玻璃,用以制作首饰,并揉捏成小玻璃瓶。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艺,能吹制出多种形状的玻璃产品。为了纪念古埃及人的这一发明,现代许多水晶玻璃作品  相似文献   
3.
四合花纹纳石失辫线袍,元代,织金锦,袍长142厘米,两袖通长246厘米,袖口阔14厘米,下摆宽115厘米,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村出土,是目前国内保存相当完好的一件辫线袍。  相似文献   
4.
<正>2003年,出土于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代早期墓葬的彩绘木棺具,棺体最长处2.31米,最宽处1.31米,最高处0.9米,棺椁相套,下有棺床,共计八层,棺、床均施彩绘。吐尔基山辽墓以其随葬品的丰富、墓主人的高贵社会地位与身份之谜,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而如此完整的辽墓彩绘木棺在内蒙古地区更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雄浑草原,一望无际;苍狼白鹿,傲首东方;欧亚大陆,贯通古今;传统现代,珠联璧合……面貌一新的内蒙古博物院,于2007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其独具韵味的建筑外观给人以无限遐想,内蒙古的博物馆事业同样也吸引着国内外业界人士的目光。作为享誉世界的草原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拥有2.2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草原文化,这一独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名片,正随着开放  相似文献   
6.
<正>砚长18.4厘米,宽11~13.6厘米,高7.6厘米,1992年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辽耶律羽之墓出土。根据该墓出土的墓志铭,知其年代为辽会同四年(941)。砚盒为银质,平面略呈梯形,内置箕形石砚,盒底有花式足13个,周边錾刻花纹。  相似文献   
7.
匈奴族作为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曾经在纵横数万里、上下近千年的时空范围内,繁衍生息,有声有色地创造了历史。匈奴族虽然没有留下用本民族文字记述的系统的历史资料,但是匈奴族的史学发展和历史意识应该是悠久而丰富的。从葬俗与祭祀祖先活动中可以反映出匈奴人重视历史、追思民族发展历程的观念;中国北方的草原岩画,与许多古代少数民族有关,其中尤以匈奴族最为重要;匈奴民族也用民歌的形式传颂民族的历史;匈奴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使用汉字和结绳契刻等方式记述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契丹属东胡系统,鲜卑的一支,自四世纪中叶从鲜卑分离出来,世代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流域,唐初形成了不很稳固的部落联盟。辽代是由契丹人建立的由多民族组成的王朝,以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为中心,一度占据北抵克鲁伦河流域和大兴安岭一线,东临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附近,南达河北高碑店白沟一线的广大地区。自906年阿保机称帝,至1125年为金所灭,辽朝共历二百余年,大体上与中原的五代和宋朝相当,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