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曾国藩终身酷爱阅读,广涉经、史、子、集等书籍,渐次形成广博、求善的文献阅读择取观,直至数次开列书目,以此来指导自己及亲朋好友的阅读,或者收藏书籍,收效甚好,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出版史研究逐渐走向兴盛,从不同时期的出版史到不同出版物、出版机构、出版人物、出版思想的研究,层出不穷,呈现一片繁荣之势.但细究起来,仍可以发现诸多的不足,其中对于外国出版史研究就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究其原因,一是语言的障碍,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二是文献的相对缺乏.尽管现在已经有了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但相对而言,文献的获取还是存有难度.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是晚清士绅精英阶层与传统文化的代表,面对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即使很难摆脱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情结,还是表现出与一般传统士大夫不一般的见识,不仅对传统经典内容产生了一些“认同危机”,在把阅读视野投向建国安邦策略的同时,并于晚年非常重视西学图书阅读与传播——认识到西学图书的重要性,进行西学图书阅读,接受当时著名科学家徐寿的建议,在江南制造局内附设翻译馆和印书处,开启了近代西学图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郭平兴 《九江师专学报》2007,26(1):46-48,54
近代早期(1840—1919),对湖南出版事业来说,是一个快速发展和转折的时期。先是湖南书局的创办,接着思贤书局一跃而起成为清末我国著名的雕版印刷书局:无论是官办的书局、民办官助的绅办书局,还是坊刻,私刻,都出版了大量书籍,而且刻书质量精致。毫无疑问,刻工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试着通过对近代早期湖南刻工与技工考查,探讨近代湖南印刷技术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郭平兴  董恩林 《出版科学》2011,19(1):99-102
对于曾国藩文化思想的研究,现已有诸多成果。考其思想之来源,书籍阅读是主要途径之一。研究曾国藩的阅读行为,既可看到曾国藩读书治学之勤、方法之变,亦可理解其思想的趋变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书籍史研究硕果累累,海外的中国书籍史研究也日渐兴盛,国内的书籍史研究相对滞后.中西方书籍史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中西方书籍史研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理论渊源不同,二是中西方对书籍史的研究对象“书籍”本身的认识存在差异,三是中西方书籍史书写叙述模式各异.  相似文献   
7.
新近,成晓军教授的学术著作《晚清第一智库:曾国藩幕僚》(东方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了.这是作者精深耕耘于曾国藩研究的又一力作,亦是研究曾国藩幕僚的最新成果.笔者有幸第一时间拜读了这一大作.读完之后,体会与感触,顿时了然于胸:平淡中见高雅,通俗中见专深,是该书的最大特点和亮点,敢是该书最为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8.
宋原放是我国当代知名的出版家,该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他的出版史研究思想:倡导并力行出版史的研究;主张用实事求是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出版史;重视史料的挖掘、整理;从出版史研究中探索出版规律并进行实践。对于如今出版史研究相对冷淡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早期湖南图书出版业在整个湖南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力的推动了近代湖南的思想的革新.正因为如此,晚清以降,众人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文章试对此进行一番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早期湖南图书出版业在整个湖南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力的推动了近代湖南的思想的革新.探索这一时期的出版史背景,将有利于更深层次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