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汲古阁刻陆游《南唐书》的版本问题,清代学者黄丕烈、顾广圻得出过相反的结论。二者孰是孰非,本文在调查各图书馆藏本的情况下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汪中《述学》一书刊刻过程较为曲折,针对先后出现的几种版本,曾衍生出层层误会。近年经过学者细致研究,有关疑问已相继解决。唯有顾广圻为汪喜孙校刻本面目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清刻本印次的调查,否定了道光三年汪喜孙刻本的存在,初步澄清顾校本的来龙去脉,推演出该本改字的三阶段,并分析每一阶段的特点与动因。  相似文献   
3.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2,21(10):75-78,20
本文探讨了古籍雕板印刷和流传过程中剜改旧版的现象,列举剜改出现的部位和分析其改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5,24(12):72-76
《嘉业堂善本书影》所称之宋、元本著录有误。笔者通过考察,纠正其中三十种,结合藏书史资料,分析其致误之由:一则私家藏书楼缺乏比对条件,二则书志撰写者碍于情面,三则书影遴选者缺乏经验,非但未能纠正前说之误,反将部分版本拔高。  相似文献   
5.
刘应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厢记》因其罕见而很少被研究。本文将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东亚图书馆所藏的《西厢记》刘氏本的总评、眉批、版画、释义、字音与其他相关版本进行比较,指出刘氏本的发现对理清《西厢记》版本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楚辞述注》与来圣源之世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崇祯十一年来圣源刻《楚辞述注》附《九歌图》版画,陈洪绶绘,首洪绶序为其自书上版,刻绘兼美,现存有初印、增刻两种文本书眉均刻有评语,多出来氏,而人数多寡不同。本文利用《萧山来氏宗谱》证明,参评来氏诸人均属一族,其中陈氏好友来风季等为大房一支,陈氏妇翁来斯行等为四房一支。并推测,由于此本出版后,颇受好评,诸子弟以能参与此书批注为荣,纷纷附丽,从而形成此书两种文本,  相似文献   
7.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2,21(11):70-76,49
1.9 剜改卷第出版者利用旧版改易卷第,以充新刻。如明吴兴凌氏四色印本《世说新语》有六卷本与八卷本之分,所谓八卷本实不过利用六卷本旧版剜改卷第而成,非有二刻。八卷本重新排定卷第,凡增出之卷,必须空出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改易之卷,必剜去书题一行,类目标题一行,使与前文连属。其方法是增删注文,俾凑合行数,并剜改版心所题页数。八卷本卷一即用六卷本前三十四版,而将六卷本第三十五页“晋武帝始登祚”条删去注内“成熙二年”四字  相似文献   
8.
顾广圻刻《尔雅》的版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嘉庆顾广圻刻本<尔雅>系据明嘉靖吴元恭刻本翻刻,文字经过校改.本文通过对传世不同印本的校对后发现,顾本有初印、后印之别,文字较吴本有所校改.校改的依据是另一系统的文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