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1928年在出国欧游的归途中写下的,全诗通过对康河宁静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泛舟寻梦的想象,抒发了诗人对康河和康桥的深切眷恋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爱、自由、美”的执着追求。作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在本诗中遵循了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本文将取其一美即“绘画美”作具体分析,探究出其“绘画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145医院的几名报道员,在孙政委和董院长的关心与支持下,刻苦学习,勇于创新,采写的稿件在军内外报刊电台上频频发表,医院的新闻报道工作连续4年在军区、后勤和分部名列前茅。“对报道员最大的关心,莫过于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这是孙政委和董院长形成的共识。去年初,已有5年兵龄的小李从其它部队调到145医院报道组后,对工作极其负责,白天深入到科室采访,晚上在孤灯下写稿,10个月下来,仅在省级以上报刊电台就见稿60余篇。年底老兵退伍工作开始,医院有4个转志愿兵的人选,可上级只分给医院一个转志愿兵的名额,这个名额…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解放军第145医院建立了由政委孙家健为组长,政治处主任于抚和医务处主任隋友乐为副组长的稿件“门诊”制。规定报道员采写完稿件后,都要经过稿件‘们诊”。对稿件先集体“会诊”,对采写角度形式进行商讨,尔后,再由组长或副组长修改。审核,挤掉水分,力争报道既生动又真实。对采写角度不新颖,水分较多的稿件,他们给予指出或退回,让其重写。此举实行10个月来,比去年同期发表稿件增加20%。国庆节前夕,分部宣传部门推广了他们这种稿件“门诊”的做法。一四五医院为报道员建立稿件“门诊”@李金格  相似文献   
4.
李金格 《北京档案》2021,(11):39-41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经常运用红色档案,其中存在红色档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开发深度不够,以及红色档案展览中档案叙事"碎片化"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坚持多主体合作,加大红色档案资源的收集、整合力度,充分发掘红色档案的价值,坚持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档案叙事原则,全面、真实地呈现党史中的历史事实,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笑向苦累觅甘甜”。这句话是济南军区第145医院军医程玲在业余时间学画画的精神动力。几年来,她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她那自称为“画室”的小房间里,画刻苦训练的官兵,画热情为兵服务的医生护士,画祖国的山山水水和大自然的鸟语花香……1997年,她画的“喜看今日牡丹红”的作品,在驻地烟台市文化局举办的迎香港回归画展比赛中获三等奖。1994年,当程玲买来画笔图纸和画画的书籍后,一些人好奇地问她:“穆军医,你都快50岁的人了,难道还想当画家吗?”对此,程玲总是笑哈哈地回答:“画着玩呗,闲着也是闲着”。程…  相似文献   
6.
故乡的竹林     
记忆中.故乡最美的要数老屋边的一片竹林。村子三面是山。竹林便藏在一面山的底下。挨挨挤挤直到村子的出口处。  相似文献   
7.
翟乐  李金格 《情报科学》2021,39(12):174-178
【目的/意义】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做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 价值。【方法/过程】以数字人文为研究视角,构建场景类、红色经典人物类、延续红色精神类的三大资源类型的红色 档案资源;总结出专题数据库、知识组织应用和可视化知识产品三大资源组织方法。【结果/结论】从数据、技术、平 台和需求四个维度提出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策略。【创新/局限】数字人文环境下对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 了系统梳理,可以为红色档案叙事在红色资源的遴选、组织与开发策略方面提供借鉴。数字人文视阈下红色档案 资源的实践转化以及创新,将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今年中秋佳节,我带着自己近年来见报稿件剪贴本回到了农村老家。在节日的气氛中,一些亲戚朋友不解地问我,你每年怎么发这么多稿子?面对这种询问,我只说了句:跟着宣传动向写。报纸是党的喉舌,那么基层通讯员写什么样的稿件才能与喉舌共振呢?跟着宣传动向写。1994年初,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徐洪刚的高潮,大力宣扬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精神。当时由于我刚参加新闻报道的行列,写了好多篇爱岗敬业。清正廉洁方面的稿件,但无一篇发表出来。后来《前卫报》社的李编辑告诉我,要想多发稿子,发好稿子,一定要跟着宣传动向写。1995年初,全国…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是思想感情的凝聚和发散。作者的感情只有与人民大众的感情共弦共鸣,才能发挥出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激励人民前进的作用。很难设想,一个对革命事业莫不关心,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的人,会写出效果好的新闻作品来,因此,注重感情积累,是提高稿件质量的重要一环。那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感情积累呢?第一,要对自己从事的新闻写作工作有感情。通讯员要热爱工作,我们只有认识到党的新闻事业是整个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是建设四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感情、兴趣和爱好,就能主动自觉…  相似文献   
10.
人们往往把敢闯敢于的人称为“虎”,干新闻报道工作,就得需要这种“虎”。某后勤分部新闻报道组组长宋维亮就是这样一只“虎”。近年来,他以虎的精神,虎的胆量,驾驶着新闻报道之舟乘风破浪,永往直前,仅1995年和1996年,他就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稿500余篇,同时,还带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战士报道队伍。现在这支报道队伍中,除了今年刚吸收两名新战士外,其他12名战士均能独立在报刊电台见稿,致使分部的新闻报道工作,连续4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报道组要兴旺,选准人才是关键。为此,他和领导同志一起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