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民粹主义是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极具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社会政治现象.民粹主义被解读为内核空洞的意识形态,话语层面具有缝合功能的政治逻辑,以及一种策略或者政治风格等三个理论视角.民粹主义从19到21世纪的跨民族的演进过程,在后真相时代呈现出左右翼极化、社交媒体失范等政治现象,为国际社会风险治理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立足于新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假设入手,将国家行为体与区域复合体作为分析工具,形成国家-民族类型进行供应侧改革、现代化转型国家经济与核心观念并行、区域复合体政策制衡三个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命题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等价值观念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涵括人与宇宙、天下、社会、他人及自身身心的关系,共同构成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理论内涵。天人合一主张宇宙万物存在意义上的同根同源、互动关系上的效法自然及万物融情于景的审美意趣,以培育生活方式、融入制度建设、共建生命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之和;协和万邦主张和为贵的兼容关系、天下无外的价值观念与天下为公的秩序格局,以塑造和平发展共识、凝结情感纽带、构建公正格局熔铸国际秩序之和;和而不同主张万物多元共存的存在样态、仁爱和谐的基本原则与求同存异的社会形态,以倡导社会风尚、构建社会准则、融入社会治理助益社会之和;人心和善主张心灵世界本有的和善状态,推动人在道德领域向上向善、止于至善,以生成本真需要、圆融处世之道内嵌制度建设,沉淀身心之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