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闻三昧》杂志要我说说采写《“三只手”与“三只手”的较量》一文的体会。说实在的,原以为这稿件已经“事过境迁”,多种荣誉都属于昨天。不曾想,直到现在人们还时不时地说起它,不少报刊还“情有独钟”地予以转载。一篇新闻作品能享受这么长时间的“丰厚待遇”,是我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2.
黄宗英抚养了好友周璇的遗孤。20年后,周的一个儿子对养母提起遗产继承诉讼。在报道这起海内外关注的案件过程中,我力求做到——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20日,沈阳发生震惊全国的“玛莉蓝”大厦大血案。人质被害,歹徒一死一伤。记者第二天即赶赴沈阳,次日发回劫案告破的一组消息。23日又发回“玛莉蓝”血案全程扫描的整版报道。面对这次高难度的成功采访,我究其原因:一则遵循了“以快制快”的新闻规律,满足了受众的阅读欲望;二则一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去回眸多年前的余铁民案,不由感慨多多,深思多多.无论是19年前的1986年,还是19年后的今天新年伊始,余铁民案位居当时上海反贪第一案的基本事实都是难以改变的.3万余元的受贿数在那个年代已经注定了大案重刑,而更具"第一"要素的是余铁民作为当时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局级干部,身居要职,身份显赫.自建国以来,上海市委领导部门被判定刑的受贿者,余铁民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去回眸多年前的余铁民案,不由感慨多多.深思多多。无论是19年前的1986年,还是19年后的今天新年伊始,余铁民案位居当时上海反贪第一案的基本事实都足难以改变的。3万余元的受贿数在那个年代已经注定了大案重刑,而更具“第一”要素的是余铁民作为当时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局级干部,身居要职,身份显赫。自建国以来.上海市委领导部门被判定刑的受贿者,余铁民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相关链接 张中,安徽省凤阳县人,1924年11月1日生.1952年,上海市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1955年调入上海市律师协会,任律师.1958年调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先后任审判员、审判组组长.1980年调回上海市律师协会之后,任上海市第一法律顾问处(后改为第一律师事务所)主任.  相似文献   
7.
3月20日13时30分,当波音767大型客机在首都机场降落后,我面对一派春光,大脑里倏地飘忽起一种莫可名状的思絮。不知此番京城之行在我漫长的记者生涯中写上怎样一笔?我以特派记者的身份、维系着报社的声誉来到首都,采访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这将同强手云集的全国新闻界作一次碰撞和竞争。  相似文献   
8.
赵超构的家     
老社长墓碑上刻着一头牛赵超构的家在哪里?在天上?在人间?在我心里992年2月12日晚上10时光景,赵超构在上海华东医院告别人世,享年82岁。他驾鹤仙去,落葬在奉贤的滨海古园,那是他最后的归宿,最后的“家”。那个“家”,我曾独个去拜访过、缅怀过,记得还送上过一束鲜花。墓地不过两平方米左右,普普通通的一块青石碑,石碑上雕刻着一头牛。这头牛的造型原是他专栏文章“未晚谈”上的题图。他的“左邻右舍”看上去也都普普通通,不见得有什么名望。从老家到新家,再到最后的“家”,赵超构一生以平民自居,与平民相处,为平民鼓与呼,真正是一头扬名青史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9.
说实在的,有关这起案件的采写,我已经很疲倦了。这是一次历时5个月的“漫长”的采访,从今年5月初至9月下旬,断断续续的,我始终关注着和追随着这起上海地区最大的假冒名牌商品的审理进程。从第一篇《千里追踪假“力士”》,到此案审结判决后写的思考性文字3篇,在本报一共发了4篇报道,另在《人民警察》杂志上刊发的题为《告急:救救名牌》的16000字的长篇通讯里,假“力士”占了5000字篇幅。这就是我采写“力士”香皂假冒案的全部成果。如今,一审判决已经宣告此案降下帷幕,我那断断续续的采写已经划上句号。但当我应《新闻记者》杂志之约,撰写此文时,不得不将已经封存的采访笔记及刊发的文字翻将出来,追忆采访此案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0.
钱勤发 《新闻记者》2001,(10):I002-I003
《新民周刊》的文章 ,我每篇都要翻翻 ,但不是每篇都用心细读。惟独雍和的照片和他的“拍摄者手记”我每篇都恭恭敬敬地认真拜读。算起来 ,自从“两人影话”栏目开出以后 ,我前前后后大约读了100多篇。雍和的这些大幅照片 ,不但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还让我触摸着时代脉搏的跃动和独留巧思的艺术享受。作为新闻记者 ,雍和的照片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他不属于热衷于山水风光的艺术摄影家。他的寸心牢牢地根植于自己的职业 ,视角始终瞄准着社会和人 ,且又多为大都市里的人 ,以及人的生存空间的变化。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与众不同的构图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