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教育   8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体育报刊评论栏目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受到体育爱好者、专家、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广泛关注.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及受众需求的提高,其在评论模式、内容设置、评论风格等方面均需做出与时俱进的优化升级,以提高影响力和传播力,寻求更优的发展路径.因此,如何开辟我国体育报刊评论栏目的优化路径,提升其传播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深化与推进学校法制教育的研究及成果应用,发挥学生自育的功能,有必要培养一批具有较强法制观念,掌握一定法律知识,能承担向同学、家长进行法制宣传任务的"法律小顾问"。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探索提升师生法律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而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体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要"文、言"兼具,既要注重字词句的积累,又不能忽视文学文化、思想感情。通过"诵读",这种"动口"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把"读"贯穿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4.
高压胶带机运行受控于供电房所的高压真空接触器,其内部启动接触器烧坏现象增多、影响生产,是机械保持,分闸田路故障无法停机.拆除高压真空接触器内部机械保持机构,增加一个合闸保持线圈,二次线路进行改动,原来的机械保持改为电保持,消除了高压真空接触器因设计原因造成的隐患,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5.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把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划分为项目形成期、难度发展期、艺术主导期、技术发展期4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及表现形式,论证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对规则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陆莉萍 《上海教育》2009,(13):55-56
课堂是富有活力、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生命”型课堂中,教学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观念和“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的思想,将课堂教学视为人的一次生命之旅,师生共建知识交往的场景与平台,让知识教学充满生命对话、交流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文化改造,通过思想上,认识上的改造,以影响人们的行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而反过来文化也影响政治的发展,使政治走向清明。苏联解体的深刻文化原因,也要求我们正确对待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上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实施,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由于健美操运动群众基础好,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人,所以普及率越来越高.因而对健美操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对上海市和台北市市民运动中心建设规划的比较,找出两地运动中心建设规划的异同,加强两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优势互补。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上海市市民健身中心和台北市市民运动中心建设规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市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启动时间比台北市市民运动中心晚,但规划建设场馆更多,建设规划周期短。台北市民运动中心的运动场地更加丰富多样,相关的配套设施与服务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北桥中学的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非本市户籍生源比例近70%,他们所居住社区的人员结构复杂,流动量大,社区与家庭育人氛围薄弱,部分学生入学后表现出行为习惯不佳、责任心不强、基本法律知识缺失等问题。基于学情分析和"仪容仪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交往礼仪、法律法规、学校集体规范、社会公共规范"等八大行为规范教育目标,学校在立足各目标开展常态教育基础上,以法制教育(法律法规)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为抓手,以学科课堂教学、班队会主题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校园环境等为载体,创设校园软硬件空间的普法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实现了行规教育的实效性与长久性,学校连续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一.在细化阶段性目标和明确序列性要求中凸显行规养成教育少先队组织是整个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