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香港的高等院校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古籍还有人读吗?陈思丰(南京图书馆)《人民日报》华东社会文化版登了一篇文章,其中谈到“古籍还有人读吗?”我是一位古籍工作者,对这个问题我也思索了很久。当人们从阶级斗争的漩涡中脱出身来,纷纷脐身于商品经济大潮中,图书馆这个领域,在人们眼里都快成了象牙塔...  相似文献   
3.
甘氏津逮楼     
位于今南京大板巷42号的“津逮楼”,是清代百家的藏书楼。它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由甘福建造于其宅第中,上下一踢,重檐,坐南朝北。甘福著有《津逮楼书目)18卷,其子百熙著有讲南京掌故的怕下琐言》10卷。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金陵,该楼毁于兵火。但藏书仍剩近万卷,被杂乱堆放在甘熙故居的两间房中。1951年,甘氏旧宅售与某单位,存书决定处理。曾邀请其近亲前中央大学教授卢前(冀野)过目。但卢已卧病,另介绍从事古旧书收购的马某来看书,与马某同来的有在水利部工作的赵世退,打算挑一点有关水利方面的书籍,还有一位…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有句古语:“藏书胜藏金。”解放前,大大小小的私人藏书楼遍布各地。在南京,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就要数“泽存书库”了。它创设于1940年,地点在南京颐和路2号,陈世容为馆长。这幢毫不起眼的三层楼建筑物,对大多数南京人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也许唯一能引起路人注意的是它灰色的大门与高墙连成一体的那种看守所式的神秘感。这座不等边多边形三层藏书楼,建筑面积有3540平方米,当时有书库12个。这座藏书楼为汪伪政权的内政部长、江苏省省长、考试院院长陈群私人所有。他把祖传的珍贵古籍,全部收藏在兹,取“先人手泽存焉”之意,定名为“南京泽存书库”。在南京沦陷期间,泽存书库先后用了5年左右时间,千方百计收购、典藏了珍贵古籍达40万册之多。陈群利用他特殊的  相似文献   
6.
7.
8.
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护古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