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为人类带来了许多重大的科学理论突破和医疗技术进展。然而,关于实验动物的使用常常引起争议。本文旨在介绍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冠肺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中国的乡村传播在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上都表现出独有的传播优势,为打通疫情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历史示范.本文从其中存在的新旧媒体交融系统性、专业性不足,乡村传播"站点"专业度及素养匮乏,新媒体带来的"知识鸿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方面创新新旧媒体的交融互动、充分发展乡村"意见领袖",另一方面充分搭乘"乡村振兴"的政策利好,消解新媒体带来的"数字鸿沟"等建议,以期对后疫情时代的乡村传播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环境下,手机成为人们越来越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随着手机而来的不仅仅是"福"还有"祸"。如何追本溯源,抓住最重要的"恶源",实现手机的引"福"趋"祸"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综述了当下学界关于手机媒介素养的各方研究,围绕媒介素养的定义,指出手机具有联络功能、助力政务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福",有淡漠人际关系、挑战信息真实性、信息过剩生产等方面的"祸"。提出,手机的"福祸"表现原因不在于手机本身,而在于人的媒介素养。并以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维度,着眼受众的心理因素与媒介环境,从媒介素养教育、强化法律约束、引导自媒体的道德自律等方面提升受众媒介素养,以期趋利避害,使手机更好地服务于受众。  相似文献   
4.
随着机器人写稿在财经、体育、自然灾害等领域的表现愈发突出,学界对于"机器人将取代记者"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从机器人写稿给新闻出版业带来内容与效果、生产者、写作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分析了部分人对于机器人写稿已经陷入了一系列的思维陷阱:对于新闻速度的盲目追求、对于机器人写稿可信度的谬解、技术决定论思想的躁动以及对传播话语权的忽视四个方面.综合机器人写稿的表现,提出当代记者应当注重深度报道、着眼于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以及不断优化人机协作的写稿方式.规避思维陷阱,担当记者重任,从而真正立足于新的"人工智能"时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