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英语的重要性越显突出。本文就近年来中专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2.
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助动力,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时,学生的心情会愉快轻松,记忆力会增强,也会拥有更加丰富的联想能力。笔者通过分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总结自身经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与学生融洽相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龙马槽的山药,橄榄甸的花椒",这句话在王溪市峨山县及附近县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大龙潭乡橄榄甸村民小组原产的花椒早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其鲜果市场价高达30元/kg,并且年年是有价无货,人们常把它作为土特产品用来馈亲赠友。玉溪市科技局抓住优势资源这一特点,在2002、2003年实施峨山优质花椒种苗扩繁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进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应首先建立城市化的系统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下兢有定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本文分析指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对有的学者提出应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理论应有个系统全面的理解。在新的评价下,我国城市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有一个转变。  相似文献   
5.
所谓情境就是情景境地 ,它能使学生进入具有英语语言环境的现实生活中。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 ,学生一旦进入英语意境 ,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角色 ,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 ,获取知识 ,培养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一、充分利用实物、图画创设情境利用实物是一种简便并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根据课堂的内容选择物品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可以把所有的物品当作学习的工具 ,充分发挥其功用。如在学习基数词时 ,可把事先准备好的 6个苹果带入教室 ,分别发给 6个学生 ,由第一个学生向后传说 :“oneap…  相似文献   
6.
【隐晦·隐讳】“隐晦”指“(意思)含糊、不易理解”,“隐讳”指“因有难言之隐或忌讳而隐瞒不说”。例如:①鲁迅的文章有些隐晦的地方,读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认真揣摩,才能理解。②他从不隐讳自己的观点,更不背后搞小动作,有话摆在桌面上。【片段·片断】“片段”指“整  相似文献   
7.
陈雪莲 《考试周刊》2013,(48):183-183
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美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文章对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研方法在今天的教育界可谓备受推崇,这也是由经验到科学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认为教育科研方法在我国的教育界中还存在这么一个普遍问题:"贫富"差距悬殊.这样的"财富"集中在少数教育高层或者高校研究者手中,大多数一线教师对此知之甚少.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我仅从我们一线教师自身的角度,谈谈我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的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创造的发现与发明中,类比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借助圆中我们熟悉的5个性质出发,类比出双曲线的5个类似性质,以期抛砖引玉,激发起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和类比发现意识.定理1点P(x0,y0)为圆x2+y2=1上任意一点,则过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1.推广定理1点P(x0,y0)为双曲线x2/a2-y2/b2=1(a>0,b>0)上任意一点,则过点  相似文献   
10.
陈雪莲 《考试周刊》2010,(10):54-54
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课堂电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最佳时机,采用电教手段.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采用电教手段,一是能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二是借助电教,理解词语的意恩。更有利于读懂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三是发挥电教的优势,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农村小学,现代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刚刚开始,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实践,从中找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