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1.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2010年的新年钟声巳然敲响,转眼间21世纪的头十年已经离我们而去。回首当年初进象牙塔的我们,第一次背上行囊,离开了家,走上求学的人生旅程;第一次卸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第一次不再强逼自己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在电脑机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第十二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围论文进行文献分析,从新闻传播基础理论、数字媒体与媒介融合、新闻生产与专业主义、新闻法制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从多个方面剖析了新传播革命背景下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为创新新闻传播理论开拓了空间,为新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人类学、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切入,对上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城市文化建构过程进行研究,聚焦都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建构与微博客使用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以质化研究方法为主,通过LBS微博客平台抓取上海"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商圈的地点微博客进行话语分析;对微博客使用者进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考察上海微博客使用者重塑自我及建构城市文化符码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第十一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的文献分析,从现代性语境下的新闻专业理念、新闻教育、传播风险、新媒体研究、视觉传播、国家形象、传播历史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的从多个方面剖析了中国传媒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话题,为现代性语境中的中国传媒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2020年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上映后在欧美等海外市场获得好评,却未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通过对比美、日、韩、中四国电影海报,发掘视觉意象与跨文化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揭示电影在中国市场传播效果不佳的原因。研究发现,海报的原型意象,植根不同的文化传统、唤起观者对不同国家的形象记忆;海报的颜色、空间布局和特殊符号运用,建构起男权认可的“巾帼英雄”概念,削弱了女性主义价值观认同;中国版海报展现了符号语境下的文化成见,塑造出东方落后的形象。因此,挪用他国文化符号进行传播,若缺失平等和敬畏的心态,跨文化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我国也应开发本土传统文化意象和符号资源,主动充分地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全球文化形象,减少本土传统文化符号被“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夜已经深了,坐落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不远处的“复旦大学科技园创业创新中心”213、214号房间里,曾祥宇、章锦晶、李健喆几个人还在忙活着。这里就是曾祥宇等人创办的“复翔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成立于2009年5月的“复翔科技有限公司”里,来自管理学院的08级MBA封华任总经理,微电子系研二的曾祥宇任创意总监,电子工程系王恩任硬件经理,两个计算机本科四年级学生李健喆和章锦晶则分任项目经理和软件经理。  相似文献   
7.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把中国的代谢研究推进到了国际前列",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赵世民教授谈到他的高足——2006级直博生徐薇时,赞不绝口。就是这样一个年仅20多岁的小女生,两年间以并列主要作者的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两篇论文,作为团队重要成员获得201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  相似文献   
8.
研究缘起与研究方法 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中,风险沟通一直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最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已有研究指出,有关药品的安全警示信息能够引发患者行为改变.①因此,有关食品药品的信息发布对公众的健康有重要意义.但风险沟通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这其中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媒体的重要影响.FDA选择通过媒介渠道来发布最关键的风险沟通信息,这些媒介渠道包括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医学杂志和其他专业杂志等)和社交媒体.已有研究表明,美国包括医生和患者在内的群体,都是通过媒体来获悉药品信息的,且他们对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持相信的态度.②另外,从消费者的风险判断形成机制来看,风险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九月,又将有数万学子走进校园,继续自己的深造之路,“读研怎么读?”相信是大多数研一新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期特别约请几位师长,同学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的向研一新生提供建议和心得。希望这组文章有助于大家顺利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